“我在网上看到有销售电动轿车的店铺,这些车看起来跟普通燃料汽车外形差不多,但价格却很便宜,有的仅需几千元。我想买一辆用作代步工具,这样以后出门就不用风吹日晒雨淋了。不知道这种车能不能上路,能否上牌,开出去会不会被交警罚款?有人开过吗?”日前,一位叫“爱吃鲈鱼”的网友在某论坛上的求助信,引起了很多汽车爱好者的关注。
很快就有人回帖道:“‘山寨’汽车不能上牌”,“这种车既不在国家规定的机动车目录里,又不符合非机动车标准。不管‘山寨’与否,都只能界定为‘非法拼装车辆’。”
在网友的眼里,“爱吃鲈鱼”所说的车属于“山寨”车或“非法拼装车辆”。“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是一种由民间力量发起的模仿现象。最主要的特点是仿造性强、快速化和平民化。大多“山寨”产品的生产者通过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品牌商品,最早涉及的产品领域包括手机、数码产品、游戏机等。
从“山寨版”手机、“山寨版”明星,到“山寨版”春晚……“山寨”现象迅速蔓延。仿佛一时间,我们的生活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山寨版”名人和商品。如今,“山寨版”汽车也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 汽车也玩儿“山寨版”
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外地县市,经常能看到这样一批“山寨”小车。远远看去,这些小车外观和奇瑞QQ、哈飞路宝,甚至奔驰Smart等车型极为相似。但仔细一看,这些车原来是在上演“超级模仿秀”,以假乱真,是不折不扣的“山寨版”车型。它们有的是三轮车,上面加了个类似于QQ或者路宝的壳子;有的是四轮电动车,但走近一看与正规量产车存在诸多细节上的差异。
据说,这些五颜六色的“山寨版”车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欢迎”,穿梭在大街小巷。
记者登录了某购物网站,找到了专门销售“山寨版”电动车的网络商铺。其中,一款外观酷似路宝的名为跃迪的电动轿车售价仅为3380元。除了这款“山寨版”跃迪,还有售价2760元的“山寨版”小贵族、售价2780元的“山寨版”QQ等等。
记者按照网络店铺上提供的联系方式,找到卖家沈先生。据沈先生介绍,这些“山寨版”电动小车目前的销路还不错,他经常能收到一些买家的询问短信。
记者在这家网络店铺的页面上看到,售价3380元的“山寨版”路宝的车型介绍,其中标定的最高时速为65公里,最大爬坡为30度,一次充电续行里程为150公里。其他相关配置还包括可调式外后视镜、织物座椅或真皮座椅、高位刹车灯、防雾灯、数字化多层次显示仪表、手动或电动升降车窗等等一应俱全。
在其他网络店铺里,记者也看到了各式各样的“山寨版”汽车,售价在3万~4万元的车型就算是豪华版了。可见,与很多“山寨版”手机、电脑一样,“山寨版”汽车的最大优势就是价格便宜。
■ “山寨版”车型能否上牌
在搜索“山寨版”汽车信息的过程中,记者发现,售价仅仅数千元或数万元的“山寨版”车型多以电动车为主。那么这些价格便宜,看上去又很节能的“山寨车”能否名正言顺地上路行驶呢?
关于电动车的生产目录,目前国内仅有比亚迪等少数几家企业获准进行电动车的批量生产和销售。去年年底,比亚迪F3DM成为国内首款获得 “准生证”的双模电动车。
《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简称《规则》)已于2007年出台,将电动轿车列入新能源汽车准生体系,成为我国今后重点发展和扶持的汽车项目。但目前,被列入生产目录的电动轿车屈指可数,《规则》还对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准入作出严格限制。对于最近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管理暂行办法》,业内人士在对该项政策拍手叫好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如何让更多的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轿车获得准生,以合法的身份进入到消费领域。
记者以买家的身份询问了网络卖家沈先生。他向记者表示,能为这些山寨版电动车办理牌照,但语气并不十分肯定。随后,他又告诉记者,目前国家对电动轿车没有明确的牌照管理规定。
电动轿车属于机动车,要想上路行驶,必须申领牌照。按照车辆登记上牌的有关规定,机动车要符合国家发改委下发的机动车产品《公告》目录,不在《公告》之列的燃油汽车、电动轿车都不能合法给予行驶证。虽然在山东、安徽等电动轿车生产厂家比较聚集的地方,已经有了电动轿车上路的现象,但也只限于本地无牌行驶。
记者在北京的汽车市场随机采访了几位消费者,大家对这些“山寨车”的前景表示担忧。“既然有卖车的,自然就有人买。但买了不能上路,岂不是成摆设?”“不让上牌,肯定就不能上保险,安全自然无法保障真出了交通事故该算谁的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