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首保时,车主居然发现来自“娘胎”的神秘维修记录——修车日期竟然是购车前6天。最近温州的潘女士因遭遇如此怪事,得知真相后向车商提出索赔。最终车商为其不诚信行为付出了代价,赔偿20万元。
售前6天蹊跷维修记录
去年7月18日,潘女士向温州一家汽车公司购买了一辆价值80万元的奔驰SUV。
“7月12日?当时车子还没买,怎么可能会有维修记录?会不会信息有误?”潘女士大吃一惊,觉得可能是信息有误。于是,她仔细核对了发动机号和车架号后,发现确实没错,就是她买的这辆车,在7月12日做过维修,更换过保险杠。
花高价买回来的新车,竟然是一辆“破车”。得知这一情况后,潘女士如同晴天霹雳,愤怒之下立即找车商理论,要求查明真相。
在确凿证据面前,汽车公司承认车确实维修过这一事实。至于维修原因,汽车公司负责人解释说:“车子在运输途中发生过刮擦,所以更换过前保险杠。”该负责人否认了潘女士所怀疑的二次销售。
潘女士认为,汽车公司故意隐瞒实情,遂要求退车,遭到对方拒绝。汽车公司认为,发生刮擦的责任应该由上海奔驰4S店承担,他们的过失主要在于去4S店提车时,没有仔细检查车况,也没有查看维修记录。况且该车出售前已基本恢复原貌,不影响使用性能,据此,汽车公司只愿作适当补偿。
调解后车主获赔20万
由于潘女士的索赔要求和汽车公司相差甚远,双方多次协商未果。无奈之下,潘女士只好向消保委投诉。消保委调查后认为,消费者在购车过程中,对车辆维修一事始终不知情。如果确实是因为运输途中发生过刮擦,汽车公司应尽到如实告知的义务。消费者得到汽车公司的告知后,有选择买或不买的权利。也就是说,汽车公司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理应承担责任。
在消保委的多次调解下,双方最终达成协议。鉴于该次维修对车辆使用性能影响不大,潘女士同意不退车。汽车公司在2月27日之前向潘女士一次性支付20万元赔偿款。此外,汽车公司还承诺,将潘女士这辆奔驰车的保修期延长1年,并赠送保养1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