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一早,奇瑞把第一款专门针对农村市场的微车“开瑞”摆到了中华第一村——华西村人流量最大的龙凤广场上。这次展销会,奇瑞上下并不对“卖车”抱有太大希望,因为早在几年前华西村民们就已经鸟枪换炮,开上了中档车。
“我们只是想在汽车下乡政策下,把我们的形象在华西村展现一下。”奇瑞销售公司开瑞区域销售经理告诉记者,立志做中华第一车的奇瑞,不到中华第一村走走有点说不过去。“如果是在安徽某个农村上市,必定会引起当地的轰动,全村的农民都会放下农活蜂拥而来。”奇瑞汽车总经理助理金弋波言语之中也有点失落。
虽然对走进华西村不抱太大希望,但是当天的结果还是让奇瑞惊喜。老村支书吴仁宝当场拍板购买50辆车,并表示“当天付款”,引起了现场不小的震动。华西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周丽告诉记者,华西村购买的50辆开瑞,主要是给“大华西”的村委会使用。
当天展销现场,奇瑞销售人员还有一个新发现——骑着摩托的打工者和附近工厂的工人对开瑞看得很仔细。
盯上华西村摩帮
人口1500多号的华西村,2001年6月份以来通过“一分五统”的方式,将周边20个村纳入华西共同发展,华西村再统一将这些村进行重新组合成13个村,整体规划建成一个面积超30平方公里;人口超5万人的大华西。
“大华西人”由于农民收入形式与1500名中心村村民不同,他们并没有入股分红的形式,而是完全按雇佣工人的形式,与外来打工者享受基本相同的待遇。记者了解到,这些“外来人”的年收入平均在3万元左右。这部分正是开瑞在这里找到的新客户。
华西村发展旅游业、工业、农业、建筑业、服务业五业,去年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其中70%到80%是由工业创造的。目前华西集团下属60多家企业,总职工人数近3万人。
“从前一天中午开始把车布置完毕后,就不停地有人前来看车和咨询。”开瑞无锡代理商瑞锦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渠道经理梁汝民告诉记者,这部分群体都不是华西本村村民,大多数都是到华西村来的游客、打工的打工者,也有一些“大华西人”。
这部分群体的特征是开着摩托车,在华西村所能看到的“摩帮”不是来自大华西村,就是属于外来打工者之列。他们中相当部分有强烈的购车需求。
梁汝民告诉记者,他们事先也没有想到这里蕴藏这么大的消费潜力,而接下来,他将把无锡的销售服务渠道,拓展到这里。
从捷达到凯美瑞、宝马
开瑞属于围墙外面,围墙里面的华西村显然与开瑞无缘。华西村清一色的三层楼别墅区,门卫把关森严,经常有前来参观的团队,但这些都只是匆匆的过客。
83岁的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和家人一起住在金塔南面的别墅里,这幢楼已经不是很新。属于他的那辆牌照号为“苏BD0001”的奔驰S600很多时候停在司机家的车库里。吴家两代6口人,拥有5辆奔驰,2辆奥迪和1辆丰田。
这些高档车并非吴家专利,在中心村一共有12辆奔驰,7辆宝马,12辆奥迪——华西村的厂长、经理们是拥有这部分高档车的多数人群。“一个厂长经理,几百万的年薪并不希奇。”一位村民透露,而这部分厂长经理,为了公务的需要,甚至厂里还配备汽车。除此之外也有村民购买高档车的。“村民并非买不起高档车,只是消费观念的问题,”村民李女士(化名)透露。而在年轻一族中,购买宝马、雷克萨斯、凯迪拉克的人群不在少数。
现在中心村村民日常工资最高仅2000元,全村只有老书记和新书记吴协恩享受这个待遇。而村民则1400元、1500元、1600元按级别不同稍有差异,体现了平均分配,但又有所区别的原则。但这只是村民收入的一小部分,村民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年终的奖金和历年股份的红利。“我们年终奖金一般只领取全年收入的10%-20%,其余大部分作为股份再次投入,滚动发展获得红利。”李女士说,这部分红利远远高于奖金收入。
下午5点左右,正值下班时间,先后驶进村内的是凯美瑞、君威、马自达、雅阁、速腾、赛欧、奥迪A4、雷克萨斯和天籁。
华西村2001年就实现了全民有车。1990年代初期,村委会一次性购买了55辆捷达,作为华西村的集体用车,后来又分车到户,成为国内第一个“发轿车”的村庄。2001年村委会又购买了250辆赛欧和富康,加上此前发的捷达,当时中心村的居民就实现了每家每户都有车。中心村的房子全部有车库,大部分的房子有两个带遥控门的车库。
家家户户有车在中心村早已司空见惯,近几年居民中形成了购买中高档车的风气。刘女士(化名)开了一辆红色的奥迪A4,这辆车已用了一年多。此前,她先后淘汰了捷达又卖掉了赛欧。去年分红后她就买了这辆红色奥迪。
按照村里的分工,刘女士的主要工作是把家里打扫干净,供前来华西村的游客参观。刘女士的丈夫是一家村办企业的小领导,他们家收入在华西村属于中档,一年纯现金收入超过100万元。
2007年华西实现销售收入450亿。“华西村的人均收入为8万元人民币,这还不包括平时2000多元的工资。”一位村民透露。村民家家住300到600平方米的别墅,好多家庭有汽车四辆,分别是老两口和小两口各一辆。
购车更多是一种心理作用
事实上有车的华西人很少有驾驶时间,仅仅是从公司开到家里。张小姐的公司就在村口的旅行社,走路不到五分钟,每天骑着电动车上下班,平时车库里停着一辆凯美瑞。
下班后和节假日,是村民们开车最多的时候。一些村民下班后往往会开着车到两公里外的超市去购物。偶尔他们也会驱车去无锡、江阴、上海消费。虽然中心村到邻村和江阴城区的公交系统都很发达,但公交车都只是外来务工者的专利,华西村本地人从来不坐。
这样的现象跟周边的江阴、无锡、常州等城市的情况十分类似——生活在20分钟生活圈而且公交系统,购车并不是必须消费,但是这些城市的汽车保有量每年都以20%递增。“周围的亲戚、同事买车了,让我们很有紧迫感。”一位朋友私下笑着向记者解释,这样的心理很大程度确实在左右着汽车消费。
骑着摩托车仔细端详开瑞的大华西村民们何尝没有这种心态,但是提高生活质量和心理体验是他们的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