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1日起,北京市机动车开始试行按车牌尾号每周停驶一天的交通管理新措施。暴 帆摄(人民图片) 宋 嵩制作
核心提示
自2008年10月11日起,北京市机动车开始试行按车牌尾号每周停驶一天的交通管理新措施,至今已近半年。“每周少开一天车”对缓解交通拥堵起到了什么作用?对空气质量改善产生了什么影响?市民又怎么看待“限行”举措?
4月2日,由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牵头研究的《实施〈北京市政府关于实施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监测评估报告》首次对外公布,显示北京交通拥堵情况与空气质量均呈好转趋势。
道路拥堵下降为“轻度”
公共交通客运量上升20.8%
评估报告选取2007年10月至11月作为“无限行”期间基准数据,以此为参照来评价“每周少开一天车”交通管理措施(2008年10月11日至2009年2月28日 )的实施效果。
监测结果表明,在2009年2月底比2007年11月底净增机动车45.4万辆的情况下,北京交通状况得到了改善。“每周少开一天车”期间高峰路网速度比“无限行”期间明显提高,工作日拥堵持续时间从7小时45分减少为2小时30分,特别是“严重拥堵”时间由1小时45分减为0。交通拥堵指数从7.54“中度”,下降到5.15“轻度”。
评估报告指出,从车流的变化上说明路网拥堵程度降低后,结合部分单位错峰上下班,部分市民适当选择了延后出行等交通方式。
实行“每周少开一天车”交通管理措施后,北京市公共交通客运量变化显著,日均客运量比“无限行”期间增加287万人次,上升20.8%。据介绍,北京公交部门在以前日常运力的基础上增加了10%左右。同时,通往8个远郊区县的出城线路延长晚间运营时间,通往郊区县的“9字头”公交车的城区运行时间也适当延长,以方便家在郊区的市民出行。今后北京7000人以上的具备通公交车条件的居住小区都将规划公交线路。地铁也采取缩短发车间隔等方式增加运能,一些地铁首末车站增开了“接驳”的公交线路。
空气质量呈好转趋势
与去年同期相比,达标天数增加6天
依据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提供的每日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评估报告显示全市空气质量整体呈好转趋势。据市环保部门测算,“限行”期间,每日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减少375吨,约占日常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的8%至10%。
北京市环保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今年累计北京市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达标天数已达73天,占监测天数的81.1%。与去年同期相比,达标天数增加6天;与2000年以来的同期平均值相比,增加24.3天。
北京市环保局宣传处处长王小明强调,“每周少开一天车”对减少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无疑是有积极影响的;当然也必须看到,北京“蓝天”增多是采取多方面综合措施的结果。
逾八成市民支持限行
4月10日后是否采取限行措施将择机发布
为追踪市民对机动车限行措施的态度和意见,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和北京零点调查公司,分别于2008年12月和2009年2月开展民意调查。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总样本数3641份,其中有车人士1512份,无车人士2129份。零点调查公司总样本数3603份,其中有车人士2085份,无车人士1518份。民意调查内容包括支持度、对号码轮换制和轮换周期的评价、实施效果评价和对未来的建议四个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每周少开一天车”政策的支持率均达到85%以上。对于是否支持轮号制,两项调查结果的支持率均超过58%。零点调查得到的支持率比社情民意调查高出13个百分点。不支持轮换制的主要原因是轮号频繁,容易忘记停驶日。
同时,市民对于该措施长期实施的支持率十分相近,80%以上有车人认为该项措施应继续实施,无车人支持率更高,超过93%。
对4月10日后是否继续实施限行措施,北京市交通委表示,北京市正研究相关政策,相关措施将择机发布。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继孚介绍说,与东京相比,北京机动车主要集中在城区使用,小汽车的使用率高达30%,拥堵情况较东京严重。据有关研究机构测算,按照目前北京市360万辆机动车保有量,如不继续实施限行措施,北京早晚高峰路网平均运行速度将仅为每小时20公里。专家表示,如果这样,北京机动车将几乎丧失其机动性优势,拥堵产生的时间及燃油损耗等社会成本将因此大幅增加。现阶段,北京要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仍然有必要“双管齐下”,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同时,对机动车实施交通需求管理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