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家住沈阳的61岁老人赵先生开上了私家车——那是他儿子用近10万元为他买的伊兰特。从达官贵人的专利到普通市民也能消费的私家车,赵先生感慨颇多。
事实上,赵先生不是个案。据统计,三十年前,中国汽车产业总量只有40万辆;三十年后,这个数字变成了近1000万辆。
自行车、货车、面包车、经济轿车、高级轿车……入世之后,中国汽车产业步入了高速稳定的发展时期,而私家车的拥有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年轻的时候,我想都不敢想自己有一天会拥有自己的轿车。”轻轻手抚着方向盘的赵先生感慨地说。
改革开放前,由于中国执行严格的控制和保护政策,汽车主要应用于政府部门、国有大型企业等。而这时的汽车市场也只有公务车市场,私家车的概念尚未诞生。
赵先生回顾:“那时候,别说有汽车了,能有一辆新自行车都是老幸福的事了,如果谁偶尔坐上了轿车,那得老招别人羡慕了。 ”
据了解,改革开放前,当欧美许多国家汽车产销量达到数百万的时候,中国汽车工业的年产量仅为40多万辆。如此地广人多的一个国家,却拥有如此少的汽车产量,赵先生的想法也就不难理解了。
改革开放的春风,让赵先生不可能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发展才是硬道理为中国汽车业的发展打了一剂强心针。
数据显示:1988年,中国汽车销量达到158.3万辆,第一次冲破百万辆大关。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更是掀开了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新篇章,也为汽车进入普通居民家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十几年前,中国汽车产业刚刚起步不久,而满街跑的汽车中还仍以小轿车和面包车为主,早期,在轿车中,我们熟悉的有拉达等进口车型。
而九十年代初期间开始,以捷达、桑塔纳、富康为代表的老三样迅速受到市场的关注,但这时候,汽车依然是少数富人阶层的消费品……
目前已经是一家汽车汽贸店老总的孙先生告诉记者:“那时候,大家还是挣工资的年代,每个月大概100多块钱,按当时的实力,多数人是买不起车的,用车的时候都是托关系借的。 ”
孙先生1991年结婚时,家里为他借了5辆轿车,包括两辆桑塔纳和3辆拉达,还有一辆拉亲属的大客。
据介绍,在90年代后期,包括老奥迪等各种车型均已经进入市场,虽然此时,改革开放已经十几个年头了,但大宗消费能力依然有限,这时候的汽车对多数人来说,依然是一件稀罕商品。
虽然九十年代末,中国汽车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严格来说,真正开启家轿时代是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中国汽车总产量233万辆,同比增长12.8%;中国汽车总销售量约236万辆,同比增长13%。
而8年后,这个数据翻了近四倍,据统计:2008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达到938.05万辆,创历史新高。另外,汽车业内人士普遍预测,2009年,中国汽车销量将历史性的突破1000万大关,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伴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疯狂发展,家轿进入家庭化的脚步也在不断加快。
据国家统计局辽宁调查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2008年辽宁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为4.7辆,增加2.6辆,增长了1.3倍。 ”另据了解,2008年,沈阳城市家庭每百户汽车拥有量9.2辆,增加5.6辆,增长了1.6倍。
另外,据报道,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汽车拥有量已接近饱和,甚至已经开始出现了换车时代。而在沈阳,据记者了解,目前已换车或有换车想法的消费者也不少。“条件好了,肯定会选择好一点的汽车,我身边的朋友们都是这么做的。 ”年前刚换了一辆福克斯的郎先生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