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奥迪A4L的上市,无疑牵绊与吸引了众多奥迪爱好者的目光。这款专门为中国市场设计的车型之所以给人们无尽的遐想和讨论空间,原因之一在于它涉及了这样一个难题:充分的国产化和不折不扣的德国品质之间是否能够并行不悖。
本文将从零部件认证和生产的角度,揭开全新奥迪A4L项目的冰山一角,与读者分享一汽大众是如何以“奥迪标准”来锻造将这款全球顶尖中型高档轿车,以及他们如何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一款集运动性、舒适性和安全性于一身的奥迪全新车型。
“铁面认证”成为自觉行为
作为第八代奥迪A4车系的重要成员之一,全新奥迪A4L的国产化研发在奥迪新平台设计开发基本定型之后,便与欧洲版A4的研发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分道扬镳”,历时超过三年。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让每一位A4L的用户都拥有一部符合最苛刻的“奥迪标准”的精品,成为一汽大众奥迪技术团队面临的最大挑战。
国产化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国产化零部件的认证。为了确保国产化零件符合全球统一的“奥迪标准”,一汽大众奥迪品牌引进了先进的德国BMG(Baumustergenehmigung工程样件认证)认证体系。
除了完备的零部件认可体系以外,A4L还需要接受奥迪全球统一的整车认可实验。A4L样车在经历了瑞典的冬天、南非的夏天等极端天气的考验之后,还在以高温酷暑著称的美国凤凰城进行了“实车大气暴晒实验”。全球范围的整车认可试验共耗费了21辆A4L,种种严苛的环境考验,使全新奥迪A4L能满足来自天南地北各个地区用户的使用需求。
“制造完美汽车”关键在看不见的部分
经过20年的历练,“制造完美轿车”已成为一汽大众奥迪制造团队的基本理念。一汽大众规划部油漆总装规划科郎庆东经理说:“所谓完美,不仅仅是车身外观的精准、缝隙的最小化,不仅仅是内饰用料的高级、做工的精致,在这些看得见的方面奥迪早就是业界公认的标准。完美更在于外观、内饰里面的骨架和器官等,这些人们看不见的部分决定着车辆的性能、安全、可靠性和耐久性。”
在奥迪工程师看来,即使是“拧螺丝”的工序,也暗藏着大大的玄机。根据技术需求,每个螺栓都会设定标准的力矩值。因此,与一般汽车制造车间人工电动扳手不同,一汽大众奥迪斥巨资引进了先进的大型底盘拧紧机,不但实现了不同螺栓采用不同的拧紧力矩值,而且每个车辆的拧紧力矩值数据都会在奥迪总部的数据库中保存15年之久,在此期间用户出现任何相关安全问题,都可以找到原始数据核对。
“奥迪特”高档在于细节
在一汽大众奥迪总装车间整车检测线的尽头,总可以看到一座灰色的房子,在这座房子里面有很多三色灯笼罩下的隧道,如电影里的时光隧道一般,一个红衣人拿着本子和测量尺,围着一辆全新奥迪A4L看上一整天,这就是奥迪整车品质检测的最终一道环节——整车奥迪特评审(AUDIT)。
奥迪认为对于一些体现高档品质的细节,再精密的仪器可能也没有苛刻用户的眼睛更为挑剔。因此,奥迪特评审体系早在1970年就已应运而生。
针对每部被抽检的全新奥迪A4L,都有1名质量评审员花费至少1天的时间进行质量评审。观察方法类似中医的“望、闻、问、切”,对产品的外观、内饰、气味、触感、各项功能等多方面进行检查测试并评价打分。其评价分值标准是与大众集团的兰博基尼、宾利完全一致的。
“对于刚开始生产的新车型,每10辆中就有3辆会被奥迪特抽检,如果发现任何可能导致的用户抱怨,相关的一批车型都会被特别关注并采取相应的质量行动,从根源上避免用户在使用中可能产生的问题。”一汽大众质量保证部比希尔经理解释说。
从零部件认证,到整车生产,人们可以看到全新奥迪A4L和奥迪A6L这类高档汽车精品背后的那些鲜为人知、甚至有些令人难以理解的细枝末节,并从中感受到一种在坚持奥迪标准上决不妥协的品质文化,正如一汽大众总经理安铁成所说:“在一汽大众内部,中德合资双方文化背景不同,利益诉求也有差异,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妥协,但在零部件采购和整车生产坚持奥迪标准的问题上没有丝毫的妥协,只有彻底的一致。一汽大众能够成为国内惟一成熟的高档车制造基地,共同的品质文化是关键的一条。”
(责任编辑:眭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