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斗气车、抢道抢行、脏话不断……公交、货车司机以及“的哥”“的姐”们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焦虑、压抑等心理问题。沈阳精神卫生心理学校吴晓宏校长分析,路面车辆拥堵、竞争压力过大、长期疲劳驾驶等因素可能造成司机的心理疾病。
情绪不好别喝咖啡和茶来调节
吴晓宏校长说,驾驶员,尤其是出租车、公交车、长途客货车的驾驶员,由于长时间保持一种坐姿,很容易造成颈椎病。再加上长期饮食不规律,有时趴在方向盘上吃午餐就容易造成胃病。另外,驾驶员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长时间在阳光下驾驶,观察前方视野,容易造成视觉疲劳。身体的种种不适,长时间积累,就容易累及情绪,引起心理疾病。
疲劳驾驶能够引起司机们严重失眠,并因此表现出精神不振、情绪低沉、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甚至会感到心慌气短、浑身乏力。
另外,车内空间相对狭小,司机们在车内时间过长,就可能产生不自觉的心理防御,容易发生烦躁、焦虑等情绪,甚至不敢与别人的眼光对视,开车的时候总觉得背后有人在看着自己。有的司机情绪会出现周期性的变化,在情绪不好的时候,有人会通过喝咖啡、浓茶等方法刺激自己,使自己兴奋起来,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其实,这是人体疲劳过度后的一种正常自我保护。驾驶员应顺其自然,适当休息,使身心得到放松。
车内环境好有助于调节司机情绪
吴晓宏校长提醒广大驾驶员,应学会自我调节情绪,用放松、平和的驾驶心态保证道路交通安全。
首先,加强情绪、心理的调节与控制。驾驶员要消除紧张、急躁、侥幸等情绪,积极、坦然对待周围的人与事,避免过激的心理活动,注意保持心理平衡状态。
其次,培养“注意心理”。驾驶员要经常自我提醒:“我在开车”、“安全第一”。女驾驶员在经期前后,情绪波动很大,轻者可在出车前散步,行车时注意控制情绪;重者应休息治疗。
再次,驾驶车辆长途行驶的驾驶员,在前天晚上不要睡得太晚。开车时间不宜太长,要掌握好持续开车的时间节奏。长途行车一般应在2小时内休息一次,在车外活动几分钟,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变换体位姿势。在行车中,驾驶员如果感觉疲劳困倦,应立即停车休息,活动身体,同时进行眼部的保健活动。
此外,创造舒畅、轻松的工作环境也很重要,比如车内空间要整齐干净,可以适当摆放一些小装饰物。注意改善驾驶员的休息环境,从事一些有益的休闲活动。如听听音乐,消除精神和体力上的疲劳。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是帮助驾驶员克服不良驾驶心理的重要途径。最后,调适心理环境。单位领导要对驾驶员多鼓励,工作安排要适当,并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家人也要对驾驶员多关心、多体贴,使驾驶员心情愉快、精力充沛。驾驶员也要讲究人格修养,扩大心理容量,提高心理承受力。
本组稿件均由记者康科峰采写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