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汽车评论 > 汽车评论 > 产业评论

别再“自废武功” 论汽车平媒的“沦陷”

2013年05月27日09:32
来源:搜狐汽车 作者:穆易

  文/穆易

  当一个产业发展到可以容纳足够多的社会关注度时,集中关注该行业的媒体便开始形成繁荣之势。此前的健康产业、IT和家电莫不如是,现在,风头正劲的还是房地产和汽车。从另一个层面讲,正在繁荣的某个产业在广告和传播上的市场需求,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汽车媒体的繁荣。

  单就汽车媒体而言,真正发展壮大的时间也不过10年左右,这与私家车大规模在中国市场普及是存在同步发展关系的。中国汽车企业在从当年的“三大三小”几家,逐步壮大到十几家甚至现在的几十家时,汽车媒体的数量也在呈现几何数级增长,从平媒、网络、电视和广播不一而足。

  现在,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步入成熟理性的时代,基本上已经告别动辄30%以上的市场增量的井喷期,去年国内乘用车市场出现反弹性增长,增幅也不过20%左右,这样的增长还是在前一年增幅只有5.8%基础上取得的。在市场整体步入理性期,汽车企业对品牌传播和广告投放的需求同样变得理性。

  这时,依赖汽车广告投放存活的绝大多数中国的汽车媒体,同样到了转型的十字路口。尤其是在微博、微信和互动营销等诸多新媒体经营业态的冲击下,以报纸等平媒为传统的市场化媒体,开始受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冲击。自去年以来,平媒广告投放数量大幅下滑,就已经是佐证。

  在越来越强调精准营销的时代,可以预见的是,以传统平媒为代表的既定的广告投放形式,将很难适应新时期汽车企业对传播需求的新要求——在更快的时间里,将企业希望传递的产品和品牌信息,以更精准的渠道送达目标客户群手中。这正是互联网和新媒体近年来广告份额不断增大的关键原因。

  在此,笔者不想赘述互联网媒体相对于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优劣势,因为这样的议题已经在更广泛的层面被业内无数次探讨过。尤其是对于平媒而言,后者为何在新一轮汽车媒体竞争中落于下风,以及还有没有机会守住现有阵地,探讨类似的问题显然更具现实意义。

  不可否认,随着汽车产业的繁荣,传统的平面媒体在过去几年的确经历了高歌猛进的增长时代,无论是全国性的的报纸、杂志还是地方性的都市类媒体,都有过连续5年以上的黄金时代。一个业内公认的事实是,蓬勃发展的房地产和汽车行业,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平媒经营中支撑业绩增长的两大支柱产业。

  从汽车平面媒体的发展历程来看,2013年或将成为汽车平媒发展史上的分水岭。从今年一季度的信息看,汽车平媒的广告投放量已经出现明显下滑,部分主流的财经媒体广告投放甚至出现20-30%的下滑,都市媒体广告投放量几乎处于同样的经营压力之下。而对比之下,互联网则仍然保持一定增长。

  笔者个人认为,汽车平媒沦陷的几个原因大致如下:

  首先,必须要承认,现在日子不好过,不是汽车产业发展不好,而是以前的日子太好过了。国内汽车产业在井喷初期几乎都是卖方市场,明显特征就是,企业只要有车都能卖得出去,只要打广告都会收到一定效果,现在,这样粗放增长的时代显然已经变了。

  其次,是产业转型过程中企业营销策略的转型,平媒传统的广告投放形式很难适应。以主流合资企业为例,以前数以亿计的营销、广告费用,大多落地到平媒上无非就是产品和品牌形象广告。现在,汽车企业更注重的是,类似的广告是否有效地投放到了目标客户群手中,精准营销而不是撒网式营销才是企业最看重的。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汽车平媒在近年的壮大过程中,过于强调其自身对于服务车企营销的功能,而忽视自身在新闻报道和采编能力的建设,比如大多数平媒依赖的广告和采编部门合并成“汽车事业部”,以更好地配合汽车企业营销和传播上的市场需求就是典型的“自废武功”行为。

  笔者个人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损伤了汽车媒体报道行业发展的社会价值,也在将汽车平媒与企业捆绑得更紧的同时,增加了后者中长期的经营风险。

  从这个意义上将,作为原创内容的供应商,在互联网媒体不断蚕食平面媒体广告份额的大背景下,汽车平面媒体更应该集体回归社会功能这一属性,以互联网媒体所不具备的原创内容优势,吸引更多读者和广告投放主的青睐,而不是跟机制更灵活的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去比拼对车企的服务职能。

(本文为搜狐汽车独家约稿,转载注明作者和出处。)

(责任编辑:杜纪栋)
  • 分享到:
返回汽车首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