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起,《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2013年修订)》正式实施,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11个省份获得鼓励外资投资整车制造项目的资格,这也让汽车产业再一次上升到国家政策支持层面,成为行业关注热点。
跟当年美国因西部“淘金热”带来西部的快速发展类似,在经历了资源东输的西部地区,此次鼓励集资金、劳动力及技术密集型的汽车产业“西游”不仅促进西部经济发展,还可能影响整个车市格局。
合资企业借西部扩张
众所周知,东部地区拥挤着众多汽车厂家和制造基地,而前几年因为严格限制汽车产业规模扩大,缩小信贷,不管是合资还是自主车企,想要获批一个新的制造基地都很难,而且巨额的征地、设备资金及昂贵的人力成本让很多产能不够的车企伤透了脑筋。但,这次鼓励外资西部投资给诸多汽车企业创造了机会。
而市场是政策的最好反应,目录刚公布不久,奇瑞汽车鄂尔多斯分公司、上海大众新疆分公司、四川现代汽车客车公司三个新汽车项目就获批。除此之外,多家汽车企业纷纷宣布在西部的扩产规划,比如西安、包头、柳州等传统的重工业基地均有整车制造项目,西部省份的优惠政策让它们迅速成为各大汽车厂家眼中的“淘金地”。
业内人士表示,可以预见众多合资汽车企业、尚未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今后将西部视为在中国扩张的首要选择,也将刺激西部汽车产业的快速崛起。比如大众、现代、通用和日产等车企面临产能不足,此次鼓励政策将加快这些汽车巨头的“西进”,合资企业产能充足之后,会采取更多的市场销售措施,谋求更大的市场份额,这对自主车企来说,将面临不小的竞争压力。
国家布局汽车产业链
在两年前,为了降低产能过剩风险,国家发改委不再鼓励汽车整车制造,此次又出台鼓励政策,这种看似矛盾的行为原因何在?笔者从经济规律、政策层面和行业特点进行分析。
首先,经济规律是一切经济活动,它是以市场为导向,市场需要什么,人们就生产什么。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迅猛,此次政府再次鼓励外资在西部省份投资也是因为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巨大,尤其是西部地区,千人车辆比例很低。
在政策层面,这些省份基本都属于劳动力大省及资源大省,而汽车产业是资金及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可以有效的吸引就业,增加税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另外,此次的亮点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和高科技产业。比如,在贵州鼓励“利用甲醇开发M100新型动力燃料及合成氨生产尾气发展新能源”,这充分借助了当地煤炭资源丰富,煤制甲醇的技术。在核心零部件中,六挡以上自动变速箱、高功率密度驱动桥、随动前照灯系统、LED前照灯等高科技零部件获国家重点支持。
从汽车行业特点,汽车工业具有产业链长、带动性强的特点。当年美国的西部淘金运动使得基建、交通、重工业、服务、餐饮都有了长足发展。而一个成熟的整车制造基地将带来上下游几十个产业的发展,带来众多就业岗位。
引导规划 避免盲目发展
经济学中说到,资本在利益驱动下会大肆进行扩散。据估计,2015年国内汽车产能将突破3000万辆,汽车产业带来的一系列利益成为地方政府政绩的展现,难免会出现不管产能盲目投资的情况。
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抑制汽车产能过渡扩张,就需要车企、市场、政府来共同应对解决。车企要充分研究市场情况及促进西部地区汽车消费,让当地就消化产能。税收、土地的优惠政策会让很多汽车企业一股脑的进行投资,需要市场机制进行强有力调节,比如落后的就要淘汰。而政府不仅要起到监督、引导、规划的作用,还要提前预警及促进车企避免出现打群架、无限度产能的扩张的情况,唯有这样,用汽车产业来带动西部大开发才能实现既定目的,中国汽车工业才能健康发展。
版权授予搜狐汽车,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载须注明作者及出处。
|
E电园纯电皮卡是啥妖孽
E电园试北汽纯电EU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