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浏览量和评论让笔者受宠若惊,更有评论员撰文点评,我认为有必要再坚持下自己的观点:中国车市使用“暴利”两字不合适。
无意写成枯燥文章,不过有必要谈一下“暴利”的概念,暴利是指生产者、经营者用不正当手段获取超过合理利润幅度的行为。我国相关法规包括:“行业暴利”与“企业暴利”的持续存在也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述概念,对于行业内人士来讲,年均将近两千万产销量带来的利润,应该没有“不正当手段”,也没有影响社会和谐,否则早被执法部门介入了。这个时候,有多篇文章批判行业内“暴利”是出于一个什么样的角度或者心态?在上篇没有表述或者表述不清的地方,再次意义简答。
1、中国汽车为什么这么贵?
这个问题很不好回答,看到上篇文章中,诸多回复满具有智慧,比如说因为“在中国”的答案简单风趣,事实上,当下中国汽车,至少某一个消费层次上售价和国外相当。
链接中的文章对比了中美多个车型之家的价格,中低端有些车型中国的售价甚至低于海外,当然售价较高的车型,中国的售价普遍要高一些。
![]() |
(车价对比文章链接:http://auto.sohu.com/20130814/n384131987.shtml)
如果找寻中外车价差距的原因,我们不妨看一下差价的构成,笔者在网络上搜集了一下,从这些方面,我们能够看到我们每每花掉一百块钱里面有多少走进了汽车制造商的口袋里。如果明白这些,相比大家也都清楚了为什么汽车这么贵了。
![]() |
有人质疑,我引用第三方数据论证这个事件,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第三方数据不会为了公司股票、股东信心去做一些更加有利于漂亮报表的数据,这点很重要,特斯拉第二季度不同算法可以亏损或者盈利几千万。
3、上限十几个百分点的利润率为什么不属于“暴利”?
上篇文章也谈到了中国车企中最高利润率为上汽,10足有的利润率,我们再看看街旁卖小吃。一张煎饼果子售价约为五块五,包含一个鸡蛋、一张面饼,成本除人力成本外,不足一块五,这个时候来讲,汽车的利润率还不如煎饼果子高。
但是,行业盈利高,靠的是什么?依托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带来的销量增长。多年前,车企依靠高利润率生存,现在只能靠暴利多销。此前和一个车企高管交流,他说多年前,产销量三万辆,公司会发双薪以资鼓励,现在产销量八十万辆以下,意味着盈利为零。
如果一家纽扣店靠销量赚钱了,大家不会认为是暴利,中国汽车行业的利润也是基于这样的道理,得益于经济的增长、汽车同行的努力,我们现在有了年均近两千万辆的汽车销售,这是好事,但是我们质疑行业暴利的同时,也应该清楚。十五年前,我们工资水平较低的时候,车价处于什么样的水平,现在我们工资水平翻了几番的时候,物价膨胀若干倍,猪肉等翻了跟头上去的时候,我们的车价却在下调。
[1] [2] [下一页] |
|
E电园纯电皮卡是啥妖孽
E电园试北汽纯电EU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