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汽车新闻 > 2013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

国家应发强制性排放标准 不合格企业淘汰

2013年09月07日00:15
来源:搜狐汽车 作者:崔娜

  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中国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同比2010年各翻一番的目标,而目前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汽车产业面临的却是持续“微增长”的预判。

  2013年9月6日,在2013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表达对汽车产业的信心,认为未来10年中国汽车产业仍将是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而在八年内汽车行业将保持12%以上增长幅度。同时,他透露为推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国政府正在加速完善汽车社会管理制度,目前一个由发改委牵头的项目正在进行中。

  未来政策将在国内汽车产业掀起新一轮洗牌

  “现在很多人讲中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到低增长期,7%的增长幅度是合理的,但如果按照这样的论调,双增长的目标难以实现。”郑新立讲到。在他看来,正确的发展思路是以十八大双增长战略目标为指导,下定决定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

  同时,郑立新大胆预测,我国汽车产业政策将给国内汽车市场带来新一轮洗牌。通过兼并重组与充分的市场竞争,一部分企业将被淘汰过兼并。在他看来,在此情况下车企要持续生存与发展有四条路径:第一,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主攻方向;第二,要研发和营销两端延伸产业链;第三,内资企业大力向外发展;第四,合资企业要走合资研发之路。

  广汽集团副总经理姚一鸣则对我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核心技术掌握感到忧虑。他认为在中国汽车变大变强的道路上,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将是重要一步。

  对于自主品牌汽车的出口工作,发改委产业协调司机械装备处处长李刚给予肯定,但他同时认为:“在促进内需方面,现在的政策还停留在原有层面,这些政策甚至可以说是在抑制内需,难以胜任经济转型的方向。”

  李刚同时呼吁,将汽车税,如消费税,改变成地方税,让地方政府自己来完善消费税;第二步是逐步取消购车税,转化成燃油税,实现地方和中央的共享。一方面降低买车门槛,另一方面提高用车的门槛,在鼓励消费的同时可以解决一些用车中的问题,也将对地方政府限购产生影响。

  我国新能源汽车工作已达及格线

  “汽车工业不只需要持续发展,而且要永续的发展。”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张小虞讲到。

  在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张小虞认为,不管是交通的拥堵也好,还是有害气体的排放也好,汽车工业都需要认认真真做分析,勇于承担责任。

  在社会十分关注的汽车尾气排放方面,郑新立提出:国家应强制性颁布排放标准,并规定车企都要执行,不执行者严格执法将之淘汰。

  而在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中,新能源汽车是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我国制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占据一席之地。“新能源汽车的重点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节能环保汽车,国家将对三者实施差别性政策,分别给予鼓励。新能源汽车将来会在汽车市场上不断提高占有率,未来的中国汽车市场将是一个多层次发展的,高档车、中抵挡车同步发展,乘用车、商务车同步发展,新车市场、二手车市场同步发展的大市场。”对于未来汽车市场,郑新立做如下判断。

  “新能源汽车工作的开展还有很大潜力,但是目前国家与车企的表现已经达到了及格线。”对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李刚作出如下评价。而在国家与企业的双重推动下,一个真正的新能源汽车商业化时代何时到来尚不可知。

(责任编辑:崔娜)
  • 分享到:
返回汽车首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