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2013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召开前夜,投资者高层夜话率先举行,主题为“新能源汽车投资机会”。普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傅毅在投资夜话上表示,从现有新能源汽车应用环节看来,车辆的性价比要提高。解决办法就是寄望于规模化生产,“制造业这个规模上去成本肯定会下来。”
以下为傅毅发言实录:
其实今天不应该我来发言,没有做投资,但是好在现在做的领域其实本来也是投资,我现在做电动汽车的充电网络,一般叫充电桩,但是不同的网络,其实做到现在最近跟能源局进行讨论,中央关于一个行业要建章立制,如果不成立行业谈不上别的,全部都是瞎扯。最初大家想将弯道超车定在纯电驱动,这个在2008年底,当时仍然叫过渡,到2009年初有一部分学者提出来,没有发明技术,怎么样做也不行,所以当时想纯电驱动,这个当时讨论了。
还有一个就是因为我们看产业是不是成立,有没有好公司,只要产业成立公司肯定有很多,另外我们的讨论比较多的是,新能源汽车背后什么车,是简单的将汽车电动化吗?这个问题,我们因为给丰田、宝马做的比较多,丰田的车认为汽车是纯电动化吗?丰田给我的答案跟宝马不一样,宝马现在很明确,在座可能有些人不知道清楚不清楚,宝马这个上面投多少钱,它的研发项目、制造、政府公关,还有整个配套我不清楚,因为跟他们的合作我是知道他们的情况。从这个来看,首先初期我们判断产业,可能谁判断产业最有发言权,很遗憾不是我们国内的车企,因为跟别人差得太远,我们最后跟丰田宝马交流之后,实际上我们没有跑已经输了,包括做电池,一个电池的研发,一块电池做研究需要三年,一个负责任的厂商,国内绝大多数电池厂不可能做的,做了对品质的控制和体系的设计会差的非常远,所以电池厂做了十年,从二流到一流的我还没有发现,我们先不说和日本、韩国的差距,国内的一流企业我还没有发现,所以这个是对车企的一个判断,即宝马拼命的做电动。
另外,我们可能还强调一个为什么做电动汽车呢?可能美国十几年的能源战略提出新能源革命,提出一套对于未来人类能源彻底变革的技术路径,我想现在从操作层面来看,我最近去德国,包括日本也在拼命的推,所以为什么表面上丰田董事长不反对纯电动,但是他们的具体动作上我认为有差异,丰田实际上在研发上面花了很多的东西做,开发一款在做,这跟日本的能源供给结构有关系,核能源不能再用就用电能源,欧洲、美国之后我认为推动电动化最集中的国家,德国人有一个特点,跟美国人不一样,可能做的比苏联要好,我看了宝马推的力度和产品,可能这些车出来之后,对于中国的乘用车市场,可能会影响很大,我想这个是从车企来看这个行业的运营方向。
另外,我是做这个网络,如果没有用户我就死了,所以我关注首先有没有用户?这个行业是谁用?用户为什么用?我们在深圳最后做了以公交为主纯电动公交,附带做比亚迪E6的出租车,做了一个网络,去年投了13个亿,做了四年,结果看了比较好,可能到2014年,我完全是投资的,电池钱我来买,网络我来投。从这个模式里面,我看到在应用环节怎么样解决用户群发展起来用,然后网络有几个问题,一个车的性价比要提高,价格性价比还要非常大的提高。这个大家很清楚,制造业没有规模成本,没有意义的,制造业一个传统的车可能一线车一年百万辆级的,比亚迪一年做不到一万辆,如果把研发的放进去,这个车卖三百万还赚不了钱,所以这个成本肯定要算的,制造业这个规模上去成本肯定会下来,我们看到今天的成本怎么下来,我们虽然做这个网络,但是从网络今年做了之后,得到另外一个我们现在的车,包括E6的关键技术和参数,和K9公交大巴的参数体系。这个可能定量会有很大的影响整个用户用车的环节,反过来我这样做给车企提出要求,这样几个参数要告诉我每年是多少。
充电倍率可能很关键,倍率直接影响到这个网络的使用率,再就是电池、行驶里程,直接关系到用户使用的意愿。第三,就是寿命,我们到了2013年跟比亚迪昨天提出来三年,我还看不出来任何的电动车厂的电池可以用八年,宝马现在i3应该保八万公里十年,如果按照八万公里来算的话,我们国家“十一五”实现了,“十一五”提出来,大概这个建议我给提出来,把简单的电池定义的循环寿命换算公里数,没有考虑续驶里程的问题,为什么制定八万公里十年,因为传统的宝马几个车系,90%用户的用车区间都在这个区间里面,所以他认为这样已经足够了,并不需要定得过高,所以我想我们在对电池从国内到行业车企电池界,更不用说研发机构,宝马这样的一流企业很认真做产品做出来的,他们的判断包括对电池制造企业的要求,我想这个可能很大。
|
E电园纯电皮卡是啥妖孽
E电园试北汽纯电EU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