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比利时国王菲利普陪同下,参观访问了沃尔沃根特工厂。习主席这次参访沃尔沃,开创了国家领导人外访参观中国品牌的先例,而且这次参访的对象不是中央企业,不是地方国企,而是民族资本在海外的投资。仅从此点来看,充分展现了习主席博大心胸和强烈的民族情怀。
其实自从上任以来,习主席的这种强烈的民族情怀已经多次展现,第一次出访,第一夫人特意选择民族品牌的服饰;本次出访,第一夫人选择使用国产手机;几次体察民情,都刻意选择给民族品牌站台,这次访欧又毫不犹豫地乘坐沃尔沃汽车,并且亲自到工厂访问。
无数细节,并非偶然,而是习主席骨子里强烈的民族情结的自然反应,更是强烈爱国情怀的真挚流露,相对于某些车企生产的汽车上看不到一个汉字,习主席对于民族的热爱和自主品牌的支持,人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永远也不会忘记。
当然这次沃尔沃之行,最受感动、情绪最激烈的还应该是沃尔沃的后台老板李书福。看着身边亲切温暖的大国领袖,回首吉利多年走过的异常曲折艰辛的造车之路,从当年饱受歧视、打压的专政对象,到今天习主席亲自站台,心里恐怕也是百般滋味。
长期以来,因为计划经济影响,国家政策对于民族资本施行了长期性、战略性的遏制和打压,而在汽车领域,出于对合资体制的保护,这种歧视和打压就更为明显,主管部门对民族品牌设置了苛刻的、几乎难以逾越的门槛,将中国最有活力、竞争能力最强的集群拒之门外,形成了最不利于民族品牌的等级森严的恶劣体制。
在汽车行业内部,中央垄断及少数地方国企地位最高,它们呼风唤雨威风八面,和汽车主管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政商之间血脉相连,来去自如,结成亲如一家的利益共同体,国家汽车产业政策基本都是为这些企业量身定做,在投资项目、市场准入、金融扶持、政策补贴等方面施行全面倾斜。
地位其次的是外资企业,外资因为技术先进、实力雄厚、规模庞大、形象较好而受到政策眷顾,尤其是合资政策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战略之后,外资在国内地位显著提升,它们通过和央企以及地方实力派结成利益共同体,普遍获得税收优惠等超国民待遇,基本都能获得生产牌照,目前全世界排名前列的车企都已经顺利进入中国,布局完毕。
地位再次的是地方国企,这些企业以江淮、奇瑞、江铃等地方投资的国企为主,这些企业虽然也是全民所有制,但是全民所有制也分等级,地方国企的地位明显比央企和外资要低,这些企业虽然有地方政府的支持,但是即便获得一纸牌照也是千难万难,幸运者如江淮、奇瑞能够取得外资待遇,不幸者如江铃、长丰等只能在门外苦等。
地位最低的是民族资本,像吉利、长城这样出身草根的民企,因为既没有国企的地位,也没有外资的实力,地方政府也没有能力站台,成为汽车产业政策打压的对象。从1984年中国现代汽车工业建立到2014年,30年的时间里,只有区区7家民企获得市场准入,而且每一家获得的经历都是坎坷万分、血流成河。
作为自主老大的长城,从20世纪90年代就生产过轿车,但是因为没有资质,被强制叫停,一直等到所有外资企业布局完毕的2007年,才算勉强获得一纸许可。
而李书福的吉利集团,从1997年就开始申请拍照,李书福上蹿下跳、装疯卖傻般折腾了几年时间,依然没有打动有关部门,后来借助中国加入世贸的良机,在各方舆论一边倒的极大同情和支持下,主管部门迫于压力,才勉强赐给了吉利进入的机会。
但是作为出身草根的民营企业,即便获得牌照,也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主管部门照样可以有种种手段,将民族资本收拾得服服帖帖。比如这次习主席参观的沃尔沃,早在2010年就已经被吉利全资收购,成为不折不扣的中国资产,但是即便如此,沃尔沃想在中国生产也是千难万难。
沃尔沃项目从2010年到发改委申请,直到2013年都未能获批,直到新政府上台以后,通过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形式放行,才获得了一纸准生,结束了漫长的三年长跑。而在瞬息万变的中国市场,三年时间意味着什么?恐怕不言而喻。
据统计,2009年至2012年,恰好是中国豪车市场发展最快的三年。2009年,奥迪、宝马和奔驰在华销量分别为:15.7万辆、9.05万辆和6.85万辆;而3年之后的2012年,奥迪、宝马和奔驰的销量已经分别达到40.28万辆、30.32万辆和20.62万辆。三年时间,中国豪车市场的销量几乎增加了3倍。
三年等待,沃尔沃浪费了最好时光,极大地拉开了竞争对手的差距,成为民族资本又一曲伤心欲绝的长恨之歌。但是与此同时,作为二线外资的菲亚特在国内的合资项目,从申报发改委到获准,仅仅经过了三个月的时间。
当然,回望过去的坎坷道路,并不意味着前途依然坎坷,事实恰恰相反,自从习主席稳健的身躯出现在沃尔沃工厂的一刻,当习主席向着李书福伸出温暖双手,过去所有的对于民族资本的阴霾已经烟消云散,包括汽车行业在内的民族资本的春天,或许已经真真实实的来到。
|
E电园纯电皮卡是啥妖孽
E电园试北汽纯电EU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