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评论 > 汽车评论 > 搜狐点评

丁华杰:狼来了?到底该谁监管"汽车限购"

2014年05月05日09:06
来源:搜狐新闻客户端自媒体 作者:丁华杰

    媒体报道,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刘克希对媒体称,“南京绝对不可能像杭州那样突然限牌,因为江苏省地方性法规对限牌有明确规定:限牌与否必须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并经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即便审议通过限牌,也必须提前30天向社会公告。”

包括笔者在内,诸多汽车人都在反对汽车限购的政策,不过点评此次江苏相关的言论,多少让人看到了这项类似戏剧性质政策蔓延过程中的一丝希望,或许不久之后,南京方面也会进行限购、限行,但是至少我们看到了他们有一个制度和流程在控制着这个事情,并且能够听进去我们的意见、能够跟我们讲道理,而不是完全置政府公信力与不顾,以为蛮横粗暴实施汽车限购、限行政策。

不过这个问题衍生之后,我们想问问江苏有了自己的法制体系去监管这个政策,类似杭州天津一夜之间限购,特别是先辟谣再限购的政策,这种致使地方公信力丧失谁来问责、如何问责?

第一、地方政府公信力损失应该问责。

事实上,很多人的言论,并不代表政府,但是他们的话语却给政府带来了损害,这些人言论可能仅仅是基于自己的利好而出现的,因为自己的位置摆在那里,然后就顺势表达了出来,这样的情况,对于政府公信力的损害可能比事情本身来讲更为严重,我们国家在反腐等方面的力度很大,是不是也应该在在滥用权力、擅自破坏政府公信力的人士给予追责?

包括汽车行业、包括消费者对于政府的限购、限行政策可能持有不同意见,但是在这个与他们息息相关的政策中,处于极度弱势的群体,因为压根没有第三方力量与这些进行制衡,这些也导致了整个汽车限购整车、限行政策成为了多米诺效应,甚至在不久的将来,有着更多的城市肆无忌惮地走到这条路上。

可能相关的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不会对于自己的人问责,但是我们要清楚,要想减少犯错误的机会,就要从制度上和流程上给予避免,对于汽车限购、限行政策来言,我们需要的是给予汽车行业、汽车消费者一个充分的话语权和决策权,即便这些与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出现了冲突,也能够让我们出台比较科学的政策,对政府、对行业才是正途。

第二、治污、治堵如何才有科学化有序化。

如果谈到一个城市交通出现了问题、环境出现了问题,这些民众可能都看到了这个状况,如果政府想要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去限制车辆段时期的销售、段时期的在道路上行驶,消费者可能也能够理解,但是如果仅仅将一些极端手段作为长期政策进行实施,这明显不理智,也是不科学的。

此前在教科书上最多听到的事情就是“中国地大物博”,归结到城市上,我们也可以充分发掘这个优势所在,就是如此大的中国,我们有很多方法去解决交通问题、空气污染问题,关键的因素不是你限制了就一定成功,可能不限制,单纯从城市规划和建设上去解决更加有效。

我们没有必要将所有的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一系列社会资源仅仅聚集在一个超级大城市上,如果一个城市臃肿的俩连一些车辆和人群都无法容纳的时候,或许我们应该考虑的事情不是去限制这个城市的车辆和交通,而是考虑有没有更加适合的地方去调配我们的社会资源,杭州交通出现了问题,拿到杭州之外没有别的城市了吗?

但是,问题恰恰出现的情况,似乎所有人只关注“限购”,然后总有一些方面在这个政策中投机,而让消费者和行业成了最大的受害者,这样的情况我们想要这些城市改变,同时也希望跃跃欲试的城市能够引以为鉴。

第三、清晰城市规划能够破解“限购抢购潮”。

汽车行业都在反对汽车限购政策,但是这项政策却逐渐蔓延,因为很多问题摆在这里,比如说今年我们又有两千多万辆新车进入到这个领域,这个是个硬性数量,没办法改变,你可以限制新车进入市场的区域,但是整个区域来讲,还会有更多的车辆进入市场,如果城市逐步出现问题,意味着更多的方面我们需要给予一个明确的未来,我们仅仅束手等待、将问题交给未来解决?还是想要一个缓冲的时间。

事实上,无论是由于汽车限购带来的恐慌引发的“抢购潮”,又或者“囤积车牌”,都有一个共性,就是这些限购的城市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执行这项政策,并且并不知道这项政策的未来终点在哪里,这些导致了消费者的臆想,并且引发了相应人士想要从中牟利的意念。

如果比较开明的城市,在进行政策推行的过程中,明确给予相应的时间节点,能够正确评估自身城市发展的状态和趋势,能够根据这个态势进行合理的城市建设规划,能够对于未来交通压力给予评估,能够安排好自己未来对于汽车容量有效吸收和消化,即便是当下一段时间内进行限购,也能给出未来什么样的时间节点可以放弃限购,让民众心目中能够明确我未来不需要花这个冤枉钱去购买凉快铁皮,或者现在投机搞几块铁皮在未来是没有意义的,这样的情况下,这样的政策才是比较符合一个现代城市发布的科学政策。

当然,正如我们上面谈到的,搞清楚为什么做这件事情才是重要的,更高层次的监管者需要针对相应的政策,审核相应的规划,并且相应的城市规划中要和管理的“责任”和“绩效”联系在一起,否则,摸着石头的未必想着如何去“过河”的事情。

版权授予搜狐汽车,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载须注明作者和出处。


(来源:丁博士汽车杂谈)
(责任编辑:黄远萍)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搜狐汽车 | 新车 | 导购 | 试驾 | 行情 | 车型大全 | 产品库 | 经销商 | 二手车 | 车型对比 | 汽车广播 | 手机客户端 | 汽车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