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汽车新闻 > 汽车政策

交通补贴意见差异较大 无碍公车改革大局

2014年08月07日07:47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王亦君

  “一些乡镇村的公共交通不发达,下乡考察必须得有公车,一下子全部取消公车,增加了工作困难。”

  “级别高的公务员公务出行不多,拿着高车补,基层小科员每天都在跑腿儿只能拿几百元,按照级别高低发放车补合理吗?”

  “我们单位日常的公务出行距离都不远,一般都是骑自行车或者坐公交车,车改前我就不怎么用公车,车改后的车补几乎就成了我的额外收入。”

  距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已经过去半个多月,围绕这轮20年来最彻底的公车改革的议论,并没有停止。

  中国青年报记者近日采访了一些不同地区、不同岗位的公务员后,发现如何看待此次以“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和一般公务用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为核心的改革,意见差异较大。

  “此轮车改如果遇到阻力,最主要的原因是有人觉得车补太低,解决的方法就是要纠正人们对车补的看法。”曾经连续多年建言进行公车改革的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改革不可能照顾到所有部门、所有人的利益,公车改革不仅能够节约国家财政资金,更重要的是能改变政府形象。

  哪些公车应该取消

  多位专家认为,改革中最大的问题是究竟什么是应该取消的“一般公务用车”?至于指导意见和方案中提到的“将保留必要的机要通信、应急、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符合规定的一线执法执勤岗位车辆及其他车辆”,这些“特殊”的车辆又该如何界定?

  “‘一般’和‘特殊’怎么界定,这是个难题,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否则,极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地方把‘一般公务用车’改造成有特殊用途的车辆,以逃避改革。”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说。

  刘尚希建议适当放权,让地方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类改革,“因为相对来说,中央机关坐办公室的多,而地方面对一线的多,有抢险救灾、安全事故、群体性事件、紧急会议等,领导干部在这些情况下不可能骑自行车去现场。”刘尚希称。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也表示,在某些情况下,使用公车是有必要的。在一些辖区面积比较大的省份或者山区省份,基层领导经常要出野外或下乡考察工作,如果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只保留特殊车辆,会给工作造成很多不便,尤其是对于县、乡两级来说更为不易。所以,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一般”和“特殊”的界限划在哪里。

  除了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公众对于此次公车改革还有期盼,能否取消副部级以下所有“一把手”的专车?

  指导意见中对这一问题的表述是:鼓励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厅(局)正职主要负责人和市(地、州、盟)、县(市、区、旗)及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改革,确因环境所限和工作需要不便取消公务用车的,允许以适当集中形式提供工作用车实物保障。

  叶青认为,改革后将会保留三类用车,即执法车、机要通信车和一些“一把手”的车,如果严格执行改革方案,副部级以下的“一把手”专车只能是“集中形式提供的实物保障”。他表示,“一把手”专车可以暂时不改,也可以改。“不改了就不要拿补贴。”

  在叶青看来,此次车改旗帜鲜明地提出把一般公务用车砍掉,就已经是很大进步,至于一把手用车,“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

  发车补要“简单便行,易于操作”

  此次车改明确了按照行政级别发放交通补贴,中央国家机关司局级每月补贴1300元、处级800元、科级及以下500元。地方补贴标准不得高于上述标准的130%,边疆民族地区和其他边远地区标准不得高于150%。

  这种发放方式是否能够保证需要车补的人足够用,不需要车补的人不占用不必要的财政资金?

  中国青年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工作以行政审批为主的单位公务员,他们的公务出行相对少些,而一些以行政执法、行政监管为主的单位的公务员,公务出行相对多些,对车补的需求自然不同。

  不仅是同样级别的公务员之间,不同级别公务员的车补需求也会有差异。一些级别高的领导虽然开会、视察的机会多,但往往局限于本市内,公务出行很容易解决,而一些县乡镇政府部门的公务员需要经常下乡入村,补贴就不够了。

  对此,叶青认为,目前找不到一个相对更合理的制度。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研究员沈荣华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这次车改确定的车补标准和形式,总结了多年来车改试点的经验,综合考虑到各种因素,按照节约成本、保证公务、便于操作、简化档次的要求确定,总体上简单便行,易于操作。

  出差是暂时到外地办理公事,“外地”是指在一定行政区域之外,如省外、市外等,期间发生的交通费用在差旅费中列支,一般采取实报实销的方式,出差报销和公务交通补贴在具体实行中有一些交叉的地方,如出差到车站、机场等远程交通工具这段距离,是算公务出行,还是差旅费?需要作出具体界定。这次车改方案,提出“公务交通补贴保障范围要与差旅费保障范围搞好衔接,对边远地区和交通不便地区,要做好远距离公务出行的差旅费保障”,就充分考虑到这个情况。

  “当然,每个公务员的情况不同,比如有人提出的,有的级别低的人,公务出行可能多些;同一级别的人,有的可能出行多些,有的出行少些;有的可能略有超支,有的略有结余等,出现这些情况是正常的。这次公车改革充分考虑到各种情况,提出‘允许参改单位根据实际情况,从公务交通补贴中划出一定比例作为单位统筹部分,集中用于解决不同岗位之间公务出行不均衡等问题,统筹资金使用须公开透明,具体管理办法由各单位制定’。这样,既考虑到车补的统一实施,也照顾到各种不同情况,相对来说是比较科学可行的。”沈荣华说。

  在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上,浙江省温州市进行了突破,没有将公务交通补贴全部发到工资里,拿出百分之十集中解决不同岗位补贴不均衡的问题。

  车补应该用在哪里

  公务员拿到手的公务交通补贴应该用在哪里?有的公职人员说,车补太低,以后不出差了,对这种说法应如何看待?

  叶青的回答很直接。“车补应该用于8小时以内的公务出行。”也就是一定行政区域内的公务出行,出差不属于车补的补贴范围。

  叶青表示,给公务员发放车补不是希望公务员拿到车补去买车,公车改革之前,也不是人人都有车的,公车改革要让官员回归到公仆的位置。

  “对公车改革有意见的官员千万不要再有以前的那种我要坐公车、我能公车私用、还能拿很高的车补的想法,如果还有,老百姓就不会答应了。”叶青说。

  叶青认为,如果中央和地方严格按照改革方案进行公车改革,一些地方车补会降低。“据我了解,同样是司级干部,江西新余是2500元,温州是3100元,贵州只能拿1000元,现在大家都要明白,过去,一些进行公车改革的车补高的,不等于是合理的,方案里有一句话‘一定要按照现有的规定’,所以已经进行车改的地区,都要按照规定来规范。”

  竹立家算了一笔账,“以温州为例,温州当地的车补最高是3100元,但是当地平均工资才2200元,一个官员的车补比当地的平均工资还高,是不合适的。”

  “我们找到共识比较高的车补方案,要做到让老百姓能接受,官员也能接受,就要按照方案的精神来做,不能让车补成为公务员的变相福利,否则老百姓会有很大不满。”竹立家说。

(责任编辑:xingnaguo)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搜狐汽车 | 新车 | 导购 | 试驾 | 行情 | 车型大全 | 产品库 | 经销商 | 二手车 | 车型对比 | 汽车广播 | 手机客户端 | 汽车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