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也是中国第8个“城市无车日”。报道显示,目前我国已有154个城市承诺开展相关活动,涉及超过两亿的城市人口。前些年,无车日相当热闹,或者划定限行区,或者市长带头骑行上班,或者驾驶人承诺签字……激进的还有“封车”、公交免费等大手笔。不过,2014年的无车日,显得有些“烟花易冷”。
上午,笔者去所在城市的学校门口等路段采访,发现不少市民并不知道当天就是无车日;微博上,“@交通北京”呈现了无车日一片红色的实时交通状况,堪称全城拥堵,深圳、长春等城市,也不断地尴尬播报着拥堵路段的信息。这个“城市无车日”,各条路段依旧堵得水泄不通。
无车日的意义,无需赘言。譬如环保部发布的《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2013年)》显示,2012年,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4612.1万吨,汽车是污染物总量的主要来源,其中主要有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PM)四类。少开车,没事走两步,是为城市营造更好的人居生态,也是为自己的生活减负。因此,头几年,地方部门都很积极,宣传到位、措施到位、作秀到位,无车日确实很让人印象深刻。起码,它的知名度不在“熄灯一小时”活动之后。不过,今年的情况似乎有点小糟糕。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这可能还得从三个层面来回答:
一者,限行等措施治标不治本,其形式意义大于实操价值。往往是限行区域缓和一点,非限行区域还是堵得一塌糊涂,该跳脚的还是跳脚、该骂娘的还是骂娘—于是出现了一个二律背反的结果:你搞限行,没效果要挨骂;你不搞限行,说你不重视治理交通拥堵,还是要挨骂。
二者,公共交通的短板让无车日斯文扫地。要让开车的不开车,尤其是周一忙碌时光,有足够的便捷公交承载“休车”的负荷吗?当然,有的城市在进行免费公交、地铁的派卡行动,但大多城市往往是“口惠而实不至”,喇叭响、埋单少,喊得嗓子都哑了,最后还是摊手耸肩,无能为力了。
此外,还有一个很微妙的背景:眼下,正是公车改革的敏感期,各地的领导干部怎么带头,今年可能不仅是一门艺术,一不小心反而“自找麻烦”,何况是在行政谦抑理念日益深入官场的当下。于是,宁可少掺合,也不贸然博眼球,自然成了不少城市的第一选择。
就这样,无车日自然就成了堵车日。说起来,职能部门还可以冠冕堂皇地宣称,这是无车日从政府主导走向民间自觉的过程,少了警力维持秩序、省得折腾不乐意的车主,好像也不是什么坏事。只是,无车日的初衷与价值,也在这种风轻云淡中,显得不伦不类,不尴不尬。
上周三,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城市蓝皮书”显示,随着中国城镇化的推进,汽车需求量仍将继续增大,预计全国汽车保有量至少还会新增两倍,达到4亿辆。城市道路基础设施越发捉襟见肘,公共交通资源更是杯水车薪,如何缓解这一矛盾,成了大中城市绕不开的议题。无车日固然不能治本,但起码可以治标,可以通过行为与习惯的矫正,传递一种潜移默化的理念。遗憾的是,我们城市大多过于急功近利,搞几年活动,看不到短期收益,就立马改弦更张—可是,在拥堵这件事上,观念的转变究竟算不算一种改善的力量呢?
一句话,无效的无车日,不过是说穿了城市的小心思。
|
E电园纯电皮卡是啥妖孽
E电园试北汽纯电EU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