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汽车新闻 > 综合新闻

保障儿童乘车安全任重道远 须立法且入心

2014年09月24日16:25
来源:产品安全与召回 作者:南辰

  在一辆家用小汽车后排座上,一个儿童碰撞专用假人坐在儿童增高垫上被安全带固定好;另外一个儿童碰撞专用假人没用任何约束装置坐在后座。当时速50公里的紧急制动发生后,使用安全带的儿童假人安然无恙;而未被约束的“儿童”因为巨大的惯性猛地飞出去,头部和身体撞上前排司机座椅靠背,力道之大甚至使前排座椅靠背向前倾倒,“儿童”受到严重伤害。

  这是笔者 “六一”前在清华大学汽车碰撞实验室现场看到的一段真实试验视频。当天,国家质检总局执法司、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和清华大学汽车碰撞实验室联合举办了“关注儿童安全座椅 保障儿童乘车安全”主题活动。现场进行了儿童安全座椅台车碰撞试验,回放了儿童乘车实车制动试验等触目惊心的视频。

  据清华大学汽车碰撞实验室和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有关专家现场介绍,我国每年有超过1.85万名0~14岁儿童死于交通事故,很多都与未正确使用或者根本未使用儿童安全座椅有关。美国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研究指出,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可以将汽车碰撞事故中孩子的死亡率降低71%。目前,美国、德国、英国和瑞典等国家和地区都已立法强制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并对其实施召回监管。

  由于我国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率还不足0.1%,作为保障儿童安全乘车的重要零部件,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率和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正引起社会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今年7月1日,我国首个《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国家标准正式实施,为下一步儿童乘车安全立法工作的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笔者建议,相关立法部门和公安交管部门应适时提出《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改建议,强制要求适龄儿童乘车使用相应的约束安全装置。

  目前,中国的很多私家车出行时会由主妇或保姆抱着小孩子,或者让孩子不用任何约束装置坐在后排座,有的甚至抱着孩子坐在有气囊的前排座副驾驶位置,这对孩子来说非常危险。汽车厂家提供的数据表明,在时速40公里的时候汽车发生碰撞,一个5.5公斤的婴儿会产生110公斤冲力,家长胳膊很难承受得住,孩子有可能会飞出窗外。而前排安全气囊打开时的冲力,更有可能给孩子造成致命伤害。

  在清华大学汽车碰撞实验室活动现场笔者注意到两段视频:一是一个炸开的车用安全气囊把一个西瓜打得粉碎;二是一名坐在前排座副驾驶位置的孩子,因为气囊误炸遭到重击,抢救无效后不幸去世。可以说,在儿童安全座椅方面,法规、标准的漏洞与家长安全知识和意识的缺失,会使很多儿童在乘车时身陷险境。

  目前,很多消费者在购车时,往往把关注点过多集中在价格、舒适性配置等方面,而要选购的车型为保护孩子提供的安全配置则不易引人注目。例如,后车门有无童锁设置,开启该设置后车门只能从外面打开,防止儿童行驶中打开车门;电动车窗有无防夹手功能;前排安全气囊有无关闭装置;后排座椅有无符合ISOFIX系统标准的儿童安全座椅锚固系统扣锁等。不过汽车大规模进入中国人的家庭不过是近十年的事情,因此,人们认识汽车功能也必然是一个渐进过程。

  在新华社的一项调查中,有接近一半(42.3%)的父母并没有在车上给孩子准备安全装置,随着孩子年龄的递增,家长没有为儿童准备任何特殊安全设备的比例上升。父母应当根据孩子的具体年龄,为孩子准备相应的安全装置,比如12岁以下的儿童必须坐在汽车后座,0~3岁的儿童应为其安置后向式儿童安全座椅,当儿童长到超出其后向式座椅时,就要采用前向式安全座椅了,12岁以下的儿童要使用儿童增高坐垫并系好安全带。众所周知,当今的中国家庭多是三口之家,中心点是一个孩子。对于有孩子的汽车家庭,选车标准、用车过程都不能忽视对儿童乘车安全的高度重视。

  值得反思的一个问题是,立法与入心的关系。例如,外国人发明了安全带,挽救了无数生命;中国人则在必须使用安全带写入《道路交通安全法》后,“发明”了糊弄安全带报警装置的安全带卡扣和印着“安全带”的T恤衫。这足以说明对儿童安全座椅的立法工作,各界也要有清醒的认识,即这极可能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即使立法工作完成,要像汽车发达国家那样得到很好的落实,也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

(责任编辑:陈硕)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搜狐汽车 | 新车 | 导购 | 试驾 | 行情 | 车型大全 | 产品库 | 经销商 | 二手车 | 车型对比 | 汽车广播 | 手机客户端 | 汽车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