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7上海国际车展4月19日正式拉开帷幕,本届车展以“致力美好生活”为主题,共吸引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100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踊跃参展,展出整车1400辆,其中全球首发车113辆,新能源车159辆,概念车56辆,国际品牌亚洲首发车44辆。搜狐汽车直击现场,第一时间为您报道车展。以下为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访谈实录。
朱华荣:大家好,我觉得我们最近经常见面。
记者:今天讲了CS55的设计,请介绍一下这款产品其他方面的一些优势,还有这款产品的定位。
朱华荣:CS55是一款定位于年轻态的,敢与众不同的这么一个群体。就是追求自我、个性这么一个群体。同时这个车系运用了大量智能化科技的一些配置和技术,包括像最新的系统,另外就是在一系列后续的配置1.5TGDI的动力,这是它的一些特点。特别是,我觉得,从我前一段时间我自己开这个车,大家知道我们每一款车出来,高管必须自己开,广大用户是绝对放心的,因为我们所有高管自己试乘试驾,我开了发现几个特点,第一就是这个车子看起来不是很大,比CS75要小,但是内部乘坐的空间非常完美,而且车内的空气、味道,我觉得也是它的一个特色。原来一般新车的话,大家知道还是有这样那样不舒适的地方,但是我看这个新车我觉得非常棒,这也是长安大概近五年以来花了大量的资源,投放领域的成果。因为这个领域里面研发,包括标准的制定、测试、方法。
记者:长安最近一直和很多智能互联网领域合作,我们现在智能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未来将在哪些产品上搭载,包括CS55上面,会不会也是有所展示?
朱华荣:刚才我也说了,CS55已经成熟的就是二级,这个已经搭载了。长安现在把它分为整个智能技术到无人驾驶,分为四级,现在从应用到二级,2018年三级就可以运用了。到2020年、2021年的时候,这个车无人驾驶的相关技术量产化的技术,我们计划在个时间基本上可以产出。最终无人驾驶汽车的话,基本上在2025年,因为需要有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未来交通管理体系的变化,这是很大的系统变化。这个问题可能不是简单的一个技术,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结构的重新构建的一些。
记者:因为我们此前举办了一系列的活动,这些都是对我们品牌提升的一系列的活动,我想请问一下,面对我们自主品牌,像吉利,像长城WEY等自主品牌的冲高,接下来长安应该如何面对和去接受这种机遇与挑战。
朱华荣:现在是中国自主品牌的一个非常良好的阶段,大家无论从产品,还是有一些企业已经从性能方面走两个高端化。这是非常好的,而且大家从销量上,在产品品质上,一系列的问题上,进行了探讨。而且我认为这种提升对整个中国汽车行业,也是一个巨大的推进,也就是不是原来一个企业或者某个点,其实是整体在提升。至于刚才提到的有的企业重新做一些高端化的品牌,这个也是每个企业自身发展,根据自身的情况,来提供一些思路,我认为都是可以的,我记得上次大家见面的时候我也说了,产品高端化、品牌高端化,我觉得都是可以的,当然不同的企业方式是不同的。
目前长安,其实你们也知道长安一直在研究和推进高端品牌,但是我们实际上一直在研究当中,大概在2011年前后做过,后来反反复复测算我们的资源等等情况,后来把我们一系列像产品开发等等,但是产品的高端化,你们可以看到CS95、睿骋,包括今年年底的睿骋CC,等等这些产品仍然在继续。
记者:刚才你提到40个亿,但是之前有个数据不太一样,我再确认一下。
朱华荣:前面可能有30亿,还有30多亿,因为这个分的就是一期二期三期,现在我说的是总投资。
记者:我去了一趟英国,在40亿投入之后,在国内和国外研发的人员,总体会达到多少,国内和国外比例会占多少。
朱华荣:大概应该在一万人左右,因为现在7500人,应该还会增加3000人左右,这是一个数据。估计国内国外的比例在2:8。
记者:欧洲总部会不会?
朱华荣:欧洲总部还会增加一些,欧美、日、英都会增加。
记者:你们去年也公布了,你们可以说,想了解一下具体长安的制度和情况,讲到了东风的自主品牌达到30万辆,会是一个平衡点,未来就是说中国的自主品牌达到什么样是比较安全的,这个安全就是提到一个规模效应,别的不能轻易把你颠覆。第二个问题就是,长安、PSA有一个合作,为什么取消了,想了解这个情况,我们看到昨天那个也讲到跟PSA合作的机会,共享平台,共享技术,未来跟东风共享的平台,未来有没有可能跟长安PSA也有机会?
朱华荣:每一个企业对盈利,可能理解还不一样,因为之前我也看了有的品牌说它盈利了,后来一交流发现研发费用都摊进去了,这样费用都摊进去了,那样费用摊进去了。长安说的盈利是一丝不苟的,不会说研发费用摊进去了,我不知道别的企业是怎么样的,长安来说的话,我认为要一个比较安全的自主品牌。其实我说的上百万辆,主要还是在中国的市场,我们其实在海外还不行。国内有一个百万辆这样的一个级别,再加上海外有一定的级别,这是最理想的,这是一个规模。因为这样的话你还要考虑持续的投入,就是你要保持长期稳定的大批量的,大量的严密,而不是高度性的,就像长安要赢得很简单的,适当把研发费用和品牌费用做一些控制。当时说到和PCT的合作,双方主要是准备时间太仓促,双方实际不是很好,做了一些调整。
记者:想问您一下,您怎么看待今年的上海车展,有哪些新的亮点,从您的角度,从长安的角度,长安会带来哪些惊喜,前段时间长安发布了智色双旋的设计理念,下一步长安能再给我们透露一些新的网联车,还有智能化一些新的布局的细节吗?
朱华荣:还没来得及看上海车展,有的在通过一些信息发布,肯定就是智能化,这是今年可能比以往所有的份量都要足,这是我看到的,长安这样做,我相信别的企业也是这样做的,其他的围绕智能化相关的零部件这些,我认为也是一个。另外我认为可能电动化的一些专用型态或者专用技术,这是一个信息上的。长安这里就是在智能化这里,现在大体有600余人的专业团队,加大了美国研发中心,加大了软件研发人员投入。另外就是,可能你们也看到,最近我们加大了和一系列科技互联网公司的合作,其实也是想更多的资源能够为长安服务,或者说来促进中国智能化技术的发展。
记者:我问一个稍微大一点的问题,目前自主品牌跟合资企业有非常激烈的竞争,所有的自主品牌都在向高端发展。而合资正在往下压,以前如果说有空白,现在已经短兵相接了,目前来说,长安汽车第一有深厚的工业积淀,同时新技术,侮辱说无人家属、智能方面、研发都非常投入,可以说是最优秀的代表之一。目前来说,以长安来说,和合资品牌的差距在设计方面,工业制造方面,在技术方面,三个方面,大约跟合资有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朱华荣:应该说在这些大的领域里面,我觉得差异应该不大,你比如说设计,我知道的不仅仅是长安,其他品牌都在海外建立自己的设计中心,而且这些大师们都是来自世界一流的,经验也非常丰富的这么一群人。再加上长安已经在海外,已经有15年,它的能力已经非常成熟,刚才说到造型,我觉得有一些领域里面,比如说从整体而言,可能还是有一些差距,但是对于长安来说,又不是问题,最近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挑战,他们自己就说他们已经比长安落后了,我觉得差距在哪?差距在规模,这是最大的差距,就是说我一年投50亿,人家一年投500亿,这可能是未来特别要引起关注的。
记者:我想问一个问题,现在其实很多互联网企业都在造车,新造车时代,像长安传统的造车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您对未来汽车市场走向,可能以后是互联网企业造车和传统企业造车,最终会偏向哪一端?
朱华荣:我在三年前互联网造车和传统企业,肯定不是青春期遇到更年期的问题,这两者之间,我认为,如果要做的好,两者必须是融合的。其实你可以看到现在已经在融合了,你以为他们是突然想起要跟传统车企来合作?已经发现有很多问题了,甚至有可能会影响他们下一步的融资了,这是我的一个观点。未来我坚信双方的合作是促进这个产业和行业最好的效果。我也不能说传统车企,单纯靠自身力量转型不能成功,这也有可能,新生代力量也可能吸引一些互联网产业金融进去,最终还是一种融合。
记者:我想问一下,因为我们两家基地性工厂已经投产了,长安车型比较多,在厂的规划上我们是如何平衡的呢?
朱华荣:我不太明白什么怎么平衡的?
记者:比如说在哪些车型上会分配多一些我们的产能?
朱华荣:是这样的,长安每一款车型,实际上都有严格的销量规划,按照销量规划来进行产能设计和布局,长安基地比较多,而且整个公司的产能协调,我认为也是做的比较好的,刚好今年我们在新基地来投产,目前大概就是说这么几个,像CS75是25万台机,CS55大概是20万台机,CS35也是20万台机,包括逸动也是20万台机,其他的在10万台机分配。
记者:目前我们从15到95已经有五款SUV了,您目前如何看待SUV在长安汽车中的比重问题,以及未来SUV在中国汽车产业中会不会超过50%?
朱华荣:现在可能自主品牌增长的比较好,所谓无SUV不增长,是这样一个情况。今年很显然,无新车不增长,无SUV不增长,未来很可能实现。长安现在应该也是超过了。
记者:接着您刚刚说品牌和产品高端化的趋势,长安和林肯成立合资的公司投产化已经尘埃落定,咱们具体的计划有哪些,长安具体的投入有多少,未来在长安的公司战略中,合资公司的品牌处于什么样的战略位置,两家公司是怎么样去接触的?
朱华荣:无疑在未来长安发展里面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对于林肯这个品牌还是长安的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总投资这个就比较大了,它后来一系列的产品,包括新能源,原来我记得好像是三年到五年,大概是200亿,数据记不清楚了,需要确认一下,产品逐步来发布。
记者: CS55的出现将对长安汽车产能带来怎么样的影响?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新能源市场,随之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对这个情况怎么看?
朱华荣:CS55今年大概产能在20万台起,今年是七万台、八万台,因为它有一个爬坡,还有一个新品牌的上量的过程。新能源过剩,我觉得这个里面可能是以一些,我认为有两个方面,原来这种低速,明显是产能过剩,但是现在对于能够拿积分的这类新能源,我看应该不算产能过剩,如果按照目前的国家双积分政策话,应该不是问题,这是我的一个判断。第二个目前或者一月份出现了一些问题,我觉得是属于政策这个期间出现的一些问题,有的是补贴延迟,然后就是地方政府有观望,我觉得环境有变化,一季度二季度过后,应该不是大问题。
记者:我这边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CS55的,伴随CS55上市,咱们SUV基本上从咱们15到95就已经完成了,在您的判断里面,哪个市场,之前判断可能是75贡献最大,接下来会不会有一些变化,可能长安的产品也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个包括可能接下来我们的设计,新的设计理念下,会不会产生脱节的问题?我的意思是之后的产品和之前的产品会不会产生脱节。第二个问题也是想问一下高端化,因为今年自主品牌在上海车展高端和特别明显,长安就像您说的开始的非常早,现在是进展到什么地步了?有没有一个更具体的规划?
朱华荣:发布以后,实际上在这之前,这个事情研究很多年了,也是有七八年了,在个过程里面在不断的探索,有的可能开始应用到车型上,逐步来应用到我们后续的车型上,这是一个,这里面可能会出现前面的车型后面的车型造成差异,但是这个过渡上需要克服。第二个就是刚才说高端化,高端化实际上现在长安还是始终处于论证和战略研究阶段,我们也在找路径。
记者:原来的路径是指产品路径吗?
朱华荣:不是,原来我们最早还有一个,品牌高端化。
记者:我想问一下,我们看到现在很多车型在车联网在新能源领域上,把车联网和新能源放一起发生化学反应,我们知道长安也有在做无人驾驶方面的,我们想知道车联网和新能源放在一起有没有布局和规划?
朱华荣:第一,我们要判断这个市场,新能源肯定是一个成长,传统汽车这个领域里面,至少在2025年里面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这两者一比起来,你刚才说的智能化的运用,这两个它不矛盾。
记者:新的造车企业和传统造车企业,长安跟未来之间的合作是什么样的?未来跟江淮的代工模式有什么区别,能不能聊一下?
朱华荣:我了解的是两个模式是不一样的,两个之间是制造合作,长安这里双方是在研究从平台、开发,甚至营销领域合作,这是一个。第二个就是,双方已经在研究进一步资本合作。
记者:我想问一下,关于最近发布了汽车销售管理办法,新的管理办法取消了单一的授权模式这种,它可能对于三四线的渠道会更有促进作用,您对这个办法怎么看,以后长安在渠道下成长,会不会更多出现更多汽车超市的模式?
朱华荣:长安有点超前的意思,早就在推进超市,今年大约会有170家,昨天看到项目组的报告已经建了100多家,而且盈利性非常好,三个月就开始盈利了。这个政策出台,不仅仅对汽车企业,可能未来对于大的经销商,还有现在资产比较重的大的经销商,现在在进一步研究,解决这个体系怎么来化解一些潜在的风险?
记者:汽车品牌管理办法的出台,可能对于自主来说是有利的,对合资品牌来说相对比较难办一点,因为买车的用户,你买的车,可能维修保养方面很随意,但是这个品牌更多会去4S店,现在这个管理办法你觉得对长安来说有利还是没利,从您个人的角度判断一下。
朱华荣:从品牌管理的来说的话,它是有问题的,但是对于可能不同的品牌,它可能影响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实际上汽车这个品牌里面,它有人群一体化等等若干的因素,还有一些战略的某个时期,经销商和厂商有时候是不一样的,可能在品牌提升的时期,需求的量、定位、价格,如果现在说价格波动对未来后续品牌是有影响的,所以我觉得从总体上面来说,我觉得从品牌这个角度,它还是有影响的。
|
E电园纯电皮卡是啥妖孽
E电园试北汽纯电EU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