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成都共发生一般以上交通事故18902次,死亡1295人、受伤8132人,与2001年相比,死亡人数下降了9.3%。但总体上死亡的绝对人数仍然较大,甚至占了去年全成都所有安全事故(包括火灾、矿难、山体滑坡等等)死亡人数的90%还多。一千多个家庭被车轮碾得支离破碎……
车祸猛于虎!随着汽车消费的兴起,私家车的大量增加,交通安全、安全交通成为更加令人关注的话题,了解事故特点,铭记血的教训,“前车之鉴”希望能伴您一路平安!
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交通事故?去年的交通事故有些什么特点和规律?怎样积极预防?昨日,我们走进成都市交管局事故处理处,采访了成都交通事故处理方面的权威和领导。
城区事故频繁
去年,成都立案的交通事故案件,城区为10464件,郊县为8438件;重、特大事故案件,城区400件、直接经济损失1866.7万元,而郊县高达802件、直接经济损失1960.2万元。各区、市、县中,双流事故件数及重特大事故相对较高;而新都的重、特大事故件数与事故总件数之比,远高于其它单位。
这些时段事故多发
警力失控的时间段内,发生事故比较重大。发生事故的重点时段在凌晨3时-6时、下午18时-21时两个时段。而重大事故多发生在0—1时、6—7时、14—15时、19—22时段,并呈递增的趋势。
年底的十二月、年初的一月、二月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相对增多。每周内星期四事故最少,逐日攀升至星期日事故最多。
晴天、阴天事故都多
较好的天气,良好的视线,易使驾驶员产生疏忽大意心理,诱发了交通事故;晴天、阴天频率事故高。
有关部门将在加紧制定恶劣天气的交通预案,提高恶劣天气下的管理水平的同时,提醒驾驶员重视麻痹、松弛的驾驶心理的危害性。
30—40岁是事故高发的年龄段
交通参与者受教育的程度和纪律的约束以及思想态度与事故诱发有直接关系。从人员类型及所属行业来看,办事人员、工人、个体、无业人员事故、伤亡高;集中行业是企业、个体、农业。交通事故伤亡人员数在50岁以前随年龄递增,30—40岁是事故高发的年龄段。驾龄三年以下的驾驶员属业务素质水平低的高危群体,六至十年又是一个事故高发段。
酒后驾车危险性最大
从事故原因看,不按规定让行诱发交通事故最为突出;从死伤人数与事故原因比例来看,酒后驾车危险性最大。而中小型客车、两轮摩托车事故伤亡人数最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