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9年起,北汽福田就占据了轻卡汽车的头把交椅,2001年以40亿的销售额和强劲的增长势头虎视各大汽车巨头。2001年8月28曰,北京欧曼重型汽车厂正式成立,从此北汽福田拉开了进军重卡汽车市场的序幕。谈起福田汽车的发展之路,总经理王金玉常用四个字来总结:“虎口夺食”。
2002年,重卡市场龙争虎斗,北汽福田也大有“从重卡中杀出一条血路”之势,虎视眈眈地张着“血盆大口”。然而面对敫烈的市场竞争,欧曼面对国内大汽车集团强劲的重卡发展优势,王金玉总经理的重卡梦是否能圆?欧曼重卡究竟能走多远?这不禁使关心它的人为其捏把汗。
北汽福田以拖拉机、收获机械、农用车作为企业的发家资本。1996年才正式进入汽车领域,产品从农用车到轻卡,再从轻卡到重卡。看上去,北汽福田正蒸蒸日上,可有人却在2002年度国内重卡市场的分析中断言:欧曼重卡路不可能再象福田轻卡那样一路走高。轻卡市场上出现的“福田现象”,完全与中国汽车业前些年的特殊态势有关。北汽福田的领导层把握住机会、瞄准了空挡,再加上良好的运作,因而才使得北汽福田轻卡一路扶摇直上。但重卡领域的竞争,更重要的是技术含金量、工装设备与制造质量上的竞争。北汽福田是否真的具备高档豪华、与世界同步的重型卡车生产实力,人们正拭目以待。笔者在此提出以下问题与贵刊记者周爱高先生商榷。
1.何谓自主设计。北汽福田公司在欧曼重卡ll型下线仪式上向媒体介绍说,欧曼重卡lI型是其针对国内市场完全自主开发设计的一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型卡车。可实际上福田欧曼II型重卡汽车只有驾驶室是与国外一车身公司联合设计开发的,而其它总成均是北汽福田外购的,是由国内外其它汽车企业生产的成熟产品。在这些总成中,看不到北汽福田设计和制造的影子,这样的产品能称之为完全自主开发设计的吗?
2.配套主件平台“缺血”严重,技术储备底子薄。如前所述,欧曼重卡生产组装所需要的发动机、底盘、变速箱、车桥等关键部件都是外购的,且主要来自一些生产重卡车的企业。一方面由于同行业中的竞争关系,谁也不可能把自己最好的产品优先献给别人;另一方面,这些总成件的匹配设计和安装调试是需要很深厚的技术功底和精湛的装配技术的。欧曼重卡是怎样完成这‘系列的复杂匹配设计和安装调试的?它们之间的适应性有多少?它的可靠性又有多高?这一切人们都不得而知。以这样的产品去和东风、一汽、重汽争同一块市场,它的胜算又如何呢?需知重型卡车是“研究生”水平呀!
3.人才瓶颈。如前述,生产高质量的中重型卡车是“研究生”水平,这就需要企业凝聚着一大批功力深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本领高强的高级技术工人。欧曼重卡生产线上的技术工人大部分自轻卡生产线上转岗而来,其新闻发布会上所介绍的拥有十几个资深专家和高级技术工人的现状是远远适应不了重型卡车的生产需求的!欧曼的人才又从何而来呢?
4.价格优势.如前述,既然欧曼重卡的主要总成都是外购于国内外市场,那么就市场价格而言,就不可能拿到其心理预期的最低价位.它节省的只是开发费用,但任何一家企业都要把它的开发成本摊分到产品价格中去,即便是全球采购也罢。那么,欧曼重卡的价格优势又在哪里呢?来看一看实际的例子(见下表):
|
型号 |
载重 (吨) |
价格 (万元) |
自卸车 |
BJ3150 |
7.76 |
19..9 |
BJ3240 |
12 |
33. 8 |
普通载货车 |
BJ1150 |
8.7 |
18 .5 |
BJ1240 |
12.5 |
32 .5 |
这样的价格与一汽、东风、重汽相比,又有何优势可言?
5.服务网络建设。现在汽车业有一句话,叫做卖产品就是卖服务,尤其是作为生产资料的重型卡车,更需要及时周到、热情,能迅速解决问题的服务,只有如此,才能赢得市场,占领市场,逐步扩大市场份额。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有一张细密的、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东风、一汽、重汽已经营多年,一直在织造着、补充着、改造、提升着他们自己的服务网络。他们已经建成了或正在建设着可以和北美、西欧相媲美的,利用高科技信息手段的,z4小时开通的全国呼叫服务中心。在东风的呼叫中心,人们可以看到:一个东风车的用户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的呼救都可以在总控制室的屏幕上显示出来,都可以很快地得到相应的帮助。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网络服务,才有了市场高速占有的今天。而欧曼重卡,一切才只是刚刚起步,它所沿用的仍然是福田轻卡的服务网点,搏击还远末到来。
6.2003年生产2.8万台? 福田高层向外界宣布,2003年欧曼重卡将生产2.8万。石破天惊,我们希望北汽福田能完成计划,也祝福他们能取得好成绩。毕竟,积蓄得太久的能量,一旦迸发是可能产生巨大的效应,但实在看不懂这个战略计划是怎样制定出来的,又将怎样实施呢?
无论如何,欧曼重卡希望你能一路走好,走稳,走远!
附表:2002年11月部分重型货车生产企业产销情况表 单位:辆
附表:2002年11月部分重型货车生产企业产销情况表 单位:辆
企业名称 |
生产量 |
销售量 |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重型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三环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公司(欧曼) |
本期止累积 |
同期止累积 |
增长率(%) |
本期止累积 |
同期止累积 |
增长率(%) |
117450 |
75776 |
55.00 |
115302 |
71615 |
61.00 |
80977 |
42113 |
92.29 |
77260 |
42909 |
80.06 |
11895 |
6608 |
80.01 |
12127 |
6671 |
81.79 |
11878 |
6600 |
79.29 |
11404 |
6668 |
71.03 |
7315 |
3824 |
91.29 |
6957 |
3800 |
83.08 |
2922 |
663 |
340.72 |
2756 |
614 |
348.86 |
1787 |
0 |
|
170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