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肆虐时的北京,销售最火的除了口罩外,可能就是汽车了。而在今年上半年沪深股市仅有的最大300多点微小涨幅中,汽车股集团出击,汽车股的狂飙曾经让无数后知后觉的投资者追悔莫及,而近日的汽车股大幅回调又让刚冲进去抬轿的股民大呼上当。 隐藏在这些事实背后的,是中国汽车业发展的一连串惊人数据以及对这些数据的不同方式的解读。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报告称,2002年中国正式加入WTO以后,中国汽车产业不但没有受到进口汽车的严重冲击,反而出现爆发性增长。累计生产汽车325.12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38.49%。2002年汽车业的总产值为8000亿元,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十分之一。 井喷仍在继续,一季度我国汽车业取得了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突破:全国汽车总产量突破100万辆,相当于2002年半年的产量,增长率突破50%。今年以来,汽车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提高,一季度销售收入名列行业排名第五,首次成为中国工业第五大支柱行业。而昨日公布的中国最大的合资汽车公司将投入运营的消息,更对汽车工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助推作用。 但著名的投资银行高盛公司警告说,尽管中国汽车市场目前增速居全球之首,且投资回报也异常丰厚,然而最快两年后,将开始出现产能过剩和价格大降的困境;国内不少媒体也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提出不少的质疑;反映在证券市场的情况是,汽车股在经过去年尤其是今年上半年的整体上涨后开始出现回落。 对中国汽车产业质疑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中国汽车企业自主开发能力十分薄弱,主要的利润让国际车业巨头拿走了;二是汽车产业重复建设明显,规模劣势凸显;三是汽车销售价高,汽车业的暴利时代不可能长久。客观地讲,以上的质疑都是有一定依据的,值得我们的汽车产业政策制订者们深入思考,并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4月28日,国家发改委就表示将制订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这一政策将鼓励汽车、摩托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企业,同时防止盲目投资和恶性竞争。5月12日新华社还报道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北京福田汽车考察时强调指出,汽车工业发展决不能一哄而起,搞低水平重复建设。作为我国经济的增长点,一定要使它健康发展。 中国汽车业对于国际先进技术的依赖的担心应该从两方面来看:首先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一种大趋势,过分强调依靠自主技术是一种狭隘、不求实际的做法,会严重阻碍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自主技术的提高有一个过程,需要在与全球先进技术拥有者的合作中逐步提高,同时利用其先进的管理模式和营销模式以及营销品牌来提高企业的运作水平。汽车的产业规模优势也会在竞争中形成,犹如当年千军万马上电视机生产线一样,竞争将决定谁是中国的“索尼”。 国内汽车业30%左右的暴利肯定是难以持久的,这与全球同行业5%左右的利润水平相距甚大。随着加入WTO后的几年保护期的逐步结束,汽车暴利时代将一去不复返。 有关部门最新报告称,2003年中国汽车业将继续保持产销高增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较长时间积累的购买力有待进一步释放,目前达30%以上的汽车消费增长趋势至少可以持续若干年。 这实际上已经给汽车业的未来作了一番描述。汽车行业的“牛气”是受良好的基本面因素推动的,长线将继续看好,但汽车股要警惕泡沫的产生。因为目前汽车股整体市盈率已经基本与市场整体水平接轨,先前具有的市盈率低的优势已经荡然无存。而且并非所有汽车企业都将在未来大幅盈利,相反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毛利的大幅下降,未来汽车股的表现将出现分化。如果你能慧眼相中中国未来的“通用”、“丰田”,那你就是股市中中国版的巴菲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