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5月份高层人事大变动之后,近日,吉利集团再度“动刀”,对管理机构进行强力改组。来自吉利集团的消息说,改组的目的,一是突出汽车产业在吉利集团整体经营上的核心主导位置;二是向规范化经营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迈出重要一步,实行扁平化管理,减少管理层次、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运作效率。 此次吉利集团机构改组,起源于大批优秀人才的涌入。 吉利集团自确定了重点发展汽车产业的基本目标后,便开始大规模引进优秀人才,甚至不惜重金从海外请来汽车专家。现在吉利集团管理总部和汽车公司的中层以上干部,大部分是近半年来陆续加盟的。目前,吉利集团内已拥有超过3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一批博士、MBA和工程硕士。但是,随着人才的涌入,吉利集团机构设置上的弊端开始显露。 在确定了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后,吉利集团管理总部基本上是围绕着汽车工业这一核心在运转,而集团下属的汽车公司也行使着几乎一样的职能,结果导致了一件简单的决策,都要经过汽车公司和集团两道“关卡”。重叠的机构设置、复杂的决策流程,不仅由于内部扯皮现象的增加而严重影响了企业运作效率,也使得许多优秀人才陷入事务堆中,失去了自由发挥的空间。 据吉利集团首席执行官徐刚身边的人说,徐的许多时间都花在协调、处理扯皮和批阅繁琐的请示文件上,因为决策链上有两道关,谁也不敢疏漏。所以,徐不仅要将精力用在企业的规范治理和加速发展上,还要耗费时间去充当复杂运作链的“润滑剂”,后者往往更甚于前者,为此,徐经常是加班加点,疲惫不堪。而这一切使得徐刚下决心对“淤积”环节动“刀”。为此,徐刚调整管理,力图清淤,纠正企业的“恐龙症状”。据悉,吉利集团的灵魂人物李书福对此次清“淤”持全力支持态度。 吉利集团发展战略部有关人员介绍,此次机构改组,是吉利集团整体战略规划中一个必经的过程,是突出汽车在整个吉利产业中“重中之重”位置的一个必要措施。 在谈到机构改组的具体动作时,徐刚介绍:一、本次改组,只是将重叠的管理机构精简、合并,没有砍掉任何职能部门;但改组后所有的职能部门均将各职各司、各司其职,最大限度地堵住可能产生的推诿和扯皮漏洞。二、全部人员均在集团内部流动,目前没有一个人下岗;但工作的合理性和分工的明确性加强了,自由发挥的空间也更大了。 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柏杨,在机构改组后,担任了集团分管汽车产业副总裁的要职,管辖范围覆盖整个汽车产业,从汽车生产、销售、研发到供应,从浙江到上海。记者在采访柏杨时,问及汽车公司与集团的管理机构合并,是否意味着汽车公司将不复存在?柏杨表示,合并的只是行政管理部门,汽车是吉利整个产业中的“重头戏”,汽车公司不仅不会被砍,其职能反而会大大强化。 记者向柏杨了解合并对汽车公司员工的影响,柏杨说,本次机构改组,是在平静中完成的,本来集团与汽车公司行政管理部门就在同一幢楼,职能的重叠也使两处的员工常有沟通,所以,被调整合并的员工也就搬了搬桌椅,许多人实际上是“升了职”,很多人很兴奋;而被分流的员工,也仅仅在集团内变换了工作岗位,皆大欢喜。 机构改组,会给吉利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暂时还无法看见,但徐刚对本次机构改组的总结性谈话可能是对吉利下一步发展的预见:“改,会从许多方面能激发企业的活力;不改,肯定是一潭死水。吉利要实现‘三大工程’,完成‘为老百姓造买得起的好车’的战略目标,就必须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