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中却强劲攀升 车市火爆为何出人意料 |
作者:[ 童娜 ]
来源:[
经济日报
]
|
|
曾被业内与媒介认为变数频生、危机四伏的今年中国汽车市场,以其强劲攀升的态势,写下了创中国车市半年业绩统计历史新高的期中小结。从悲观的市场预期,到目前光彩的成绩,“出人意料”是很多业界人士共同的评价。火爆因何而来,是市场健康发展的自然规律,还是外力助推有功?有待于一番探讨。
国家信息中心分析上半年汽车市场认为,我国汽车的总需求量今年将突破300万辆,其中轿车的需求量达到100万辆。这是否意味着一个无限广阔的市场正被催生?其实在1992年、1993年,这种需求高峰也曾昙花一现,但随即的急涨急跌,说明了市场的稳定繁荣,有赖于政府产业政策的成熟。当年汽车市场需求高峰出现之时,正是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过热之际,因此政府采取了控制需求的措施,也是对当时脆弱的汽车工业的无奈之举。这种无奈,同样也伴随着近十年来政府对汽车工业保护所遭的诟病。
今年的降价大战,就是借助了去年轿车价格放开政策的东风。降价这张牌,虽然长期效应尚不明朗,但从目前来看,消费者持币待购的坚冰开始融化,沉寂良久的市场被激活。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市场需求总量同比增长29.8%,产销率超过100%。由此可见,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成长中的非完全竞争市场,放开价格是中国汽车从保护过度走向自由竞争、充分发展的转机。
入世效应的不可预期,是今年汽车市场一度扑朔迷离的因由。面对新关税的考验,政府产业政策明显向国产车倾斜,对进口轿车配额发放的控制,为国产车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应当说,保护期内施行保护政策,有理可循,但要清醒面对的是,并非是国产车自身的竞争力提升了,2005年1月1日,进口配额取消后,中国汽车市场会有一个重新洗牌的过程,其中的残酷会生发出这样一个道理:现今的保护,目的在于加速发展,而不是坐享其成。
影响消费者购车的老三样是价格、车型、服务。年初打响的价格战,让厂商们越来越心痛。而在规范的经济学定义中,并不存在价格战这样的概念,有的只是价格竞争。但高潮之后,也将是落幕之时,价格战至今已无新意。长久看来,低价搅局非理性竞争,必然会冲击正常的市场价格体系,有悖市场规律。
于是,在今年,性价比成为众多厂商新的诉求焦点。一汽—大众生产的宝来推出1.6升级款;新版赛欧标准型、新版别克G2.5标准型2款新产品,也着力突出性价比。价位在51万元左右的宝马改进型的3系列,也是打性价比的牌。奔驰称自己的C200外形完美,装配相当于豪华车型,奥迪则称A4是将运动和舒适完美结合的“艺术品”。由此可见,厂商已不再用简单的价格杠杆来撬动市场,他们期待以成熟的市场导向,合理构建成熟的市场。
今年车市的红火,消费观念日益理性的消费者功不可没。如果说价格战之初,还有持币待购的消费者对降价的期望值攀升,事到如今,已有不少有经济学常识的消费者,能清醒认知降价空间已不大的事实。另一方面来看,消费者购车的心理往往很微妙,很多人决定购车,并不一定会经过漫长的思量。周围亲友有车一族的心理带动作用,有时会成就一种冲动性的消费。目前,很多消费者已逐步接受了汽车信贷消费,不少银行也看准了商机,主动介入这块增长潜力巨大的市场。消费者购车,如今不再仅仅纠缠于车价的高低,消费环境的向好,很大程度上也坚定了他们的购买决心。据悉,杭州市已取消了汽车上牌费,重庆也将取消过路过桥费。曾经一度为买车容易养车难而发愁的消费者,如今还有什么理由来拒绝自己的梦想呢?
|
|
网站登记 - 我们的客户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00008号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