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汽车巨头日产与中国三大汽车集团之一的东风汽车公司签署了合资数达170亿元,迄今为止国内汽车业最大的中外合作项目协议。对于十分关注中国汽车制造业未来发展前景的人士来说,此次日产与东风合作与过往不同之处在于:协议中有一条款规定:双方将共同组建一个旨在开发新车型的技术研发机构,日产将在2006年以前,投资200亿至300亿日元专门用于中国汽车产品的开发。这意味着引进外资将用在生产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品上,这是中外合资的一次质的飞跃,是中国近年致力于提高引进外资质量的一次成功范例。 笔者两个月前在本专栏上曾就中国汽车工业愈演愈烈的CKD(进口组装)生产方式先后写过两篇短文,认为此种方式演变下去只会令中国沦落为“世界汽车装配中心”或“拼装中心”,这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悲哀。主张不应仅仅满足于CKD或OEM(贴牌生产)而忽视研发,中国汽车工业应坚持国产化,走仿造-创新-超越的路子。所以,看到日产、东风这次合作协议中突出了研发方面的合作条款,笔者感到由衷的高兴。 中国利用外资至今已经走过20多年的路,累计利用外资达5000亿美元。然而,尽管外资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外资企业产品在中国的出口商品中所占比例日渐加大(约占50%以上),但利用外资并没有使我国能够生产出多少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汽车、通讯设备、飞机等高技术产品,相反,中国出口产品近一半是来料加工贸易,引进的设备不少是“二手货”,商标、主要配件或核心技术都是外国公司的。我们不少人也仅满足于外国公司利用本地厂房组装产品,却不要求对方转让最新技术,赚的只是加工费一类辛苦钱。 利用外资工作发展到现阶段,如何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就成为摆在各级政府和企业议事议程上的一件头等大事。中国去年入世后,机会来了,随着跨国公司的纷纷涌入抢滩,中国企业有条件和可能向它们提出更高的利用外资的合作要求,包括购买对方的核心技术,引进高技术研发机构等等。日产和东风的合作是一个先声,下一个会不会是生产国内支线飞机的中国航空工业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