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车展可以用轰轰烈烈来形容其圆满落幕。除了500多辆展车、1500多个厂家、8000名记者和数十万观众外,非常实际的问题摆在业界的面前,为我们留下五大悬念。[详细] |
|
|
近几届北京车展屡遭媒体和参展商诟病的,正是其场馆面积狭小、硬件设施欠缺、服务质量较差。这一切都是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原有的场馆老旧所致。关于新的国展中心,据说已经开始建设,但是何时建成?能不能为下届北京车展使用?至今没有答案。[详细] |
|
在本届北京车展上,江淮在其两款SUV——瑞鹰、雄鹰之外,再推出一款更加成熟的中高级轿车。长城汽车更是来势凶猛,在本届北京车展上有三款轿车同时亮相。公允地说,无论是生产能力、销售网络,还是产品开发、资金实力,江淮和长城上马轿车的条件都是过硬的,但能否借本届北京车展的东风,圆了各自的轿车梦呢?[详细] |
|
10款全球首发车、数十款中国首发车,还有很多概念车把本届北京车展搅得眼花缭乱、热意浓浓。厂家“秀”完了新车,更要抢市场。如此众多的新车,不可能每款车都热销。那么,哪些车型真正能够大获全胜呢?[详细] |
|
|
每到年终,汽车市场都会有一些变数;一些厂家也会面临着较大的压力,而价格还是竞争的利器。那么,本届北京车展过后,汽车价格会不会有大的降低呢?从“年景”上说,2006年的汽车市场,远远好于2004年,大多数企业已经接近完成全年计划。因此,车展过后大范围或大规模降价的可能性较小。但是,不排除某些企业为改变地位,也有可能采取降价行动。
…[详细] |
失意一族,是指在中国合资合作不甚理想的几家企业。巧合的是,这几家企业恰好被安排在1号馆二层。“失意一族”大多来华合资合作较早,而车型多为微型轿车或经济型轿车,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企业与中方的合资合作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 …[详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