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市场再度“井喷”,引发了汽车厂商的扩张冲动;渴望得到巨额资金支持的他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对准了与车市同样火爆的股市
又一场豪赌开始了!曾遭受投资者“用脚投票”的汽车类股票,如今在资本市场受到热捧,这给本土汽车厂商极大的鼓舞。
广汽重启上市计划
1月23日,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董事长张房有表示,重新启动整体上市计划。
据悉,广汽2002年曾启动整体上市计划,但由于当时股市不景气,再加上车市表现惨淡,该计划在2006年初全面搁置。缺乏资金支持的广汽不得不将目光转向其他融资方式,去年11月,国家开发银行向广汽提供了43亿元贷款,以支持广汽的自主研发和自主品牌构建。但广汽仍然为这笔贷款的后续资金来源而苦恼。
广汽董事会办公室告诉《财经时报》记者,广汽计划在5年内推出自主品牌轿车、商用车和发动机等,上市融资就是为打造自主品牌。根据广汽“十一五”规划,自主品牌必须要有一定的份额。
《财经时报》获悉,广汽对上市地的选择,内部意见分歧很大。因为国内A股市场正处于历史性的发展阶段,汽车股也摆脱了“跌跌不休”的垃圾股形象,变成了受投资者追捧的“金凤凰”。在A股市场融资,不论从融资额度,还是从市场形象考虑,可能都是广汽最好的选择。但“猴性十足”的A股市场和复杂的上市审批程序也让广汽心有疑虑,因此有人提出将香港作为上市地。广汽董事会办公室不肯说明,其上市地目标是香港还是国内A股市场,正好反映了这种矛盾心态。
与本田、丰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广汽,汽车产量从2004年的21万辆增加到去年的35万辆,销售收入增至720亿元。
除广汽外,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汽控股)也把整体上市作为2007年第一要务。这家拥有北京现代和北京奔驰两家子公司的重量级企业,正处于新一轮整合之中,其董事长徐和谊刚刚兼任北京奔驰的董事长。
据记者了解,北汽控股拟成立一家股份制公司,将优质资产整合打包,为上市作准备。
内含强烈扩张冲动
不久前,北京奔驰宣布,国产奔驰C级车和克莱斯勒轿车。为此,北汽控股不得不申请36亿元的银团贷款,以解燃眉之急。按照北汽控股目标,到2008年要实现年产销量100万辆,目前其所有合资公司产能加起来也不过40万辆。实现上述目标的重任因此落到自主品牌上,资金的巨大压力不难想像。这样,整体上市也就成为北汽的不二选择。
如果分析一下近来动作频出的汽车厂商,就不难发现他们为何具有如此强烈的融资冲动。
按上海汽车“十一五”规划,该企业将投入100亿元以上资金用于自主品牌发展,其首款自主品牌轿车荣威(荣威新闻,荣威说吧)已经推向市场。这100亿元资金从何处来?火爆的资本市场当然是一个上佳的选择。
与马自达分手的海马汽车,资金压力同样不小。海马汽车常务副总经理孙忠春接受《财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未来3到5年内,其产品研发投入就要25亿元,而其投资20亿元建设的海马二期工业园还在建设中。一汽夏利也欲通过增发新股来填补近30亿元的资金缺口。
有分析师认为,这些厂商在发展自主品牌过程中,迫切解决资金缺口,以尽快提升竞争能力。
数据显示,去年中国轿车销量同比增长了近40%,自主品牌占据了很大的份额,这让各汽车厂商增强了扩大产能的信心。
扎堆上市是福是祸?
在中国汽车产销大幅度增长的同时,汽车股也上涨明显。长安汽车、中国重汽、上海汽车等近期都超出了大盘的涨幅。
一般来讲,在牛市上市可以融来更多的资金。因此除广汽、北汽之外,奇瑞汽车的上市计划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上汽整体上市也进入倒计时。
但如此众多的汽车企业选择上市,会不会对资本市场产生巨大的冲击?多位证券分析师表达了相似的观点,国内上市审批复杂,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一年时间。届时,股市是否会继续走牛现在还很难预料;其次,在优质资产没有完全整合的情况下,匆忙上市会影响融资规模。因此,他们对这些汽车厂商的上市冲动持保留态度。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2006年,汽车企业整体利润增长了50%以上,个别企业甚至增长了200%,选择这个时候上市更容易被投资者接受,因此对车商的扎堆上市计划要区别对待,要鼓励那些自主创新能力强的汽车企业在A股市场融资。
汽车股集体暴涨
2006年中国汽车产销超过720万辆,汽车行业利润预计超过700亿元。在此背景下,元旦后两市约60支汽车股集体发力,让外界看到了大牛股的影子。
1月4日,元旦假期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开盘后不久,长安汽车即走出强劲势头,以出人意料的速度攀升,至下午收盘,长安汽车涨停。其后,从1月5日至1月9日,长安汽车延续涨势,股价如同脱缰的野马,疯狂飙升。这三个交易日股价均触及涨停板,1月9日,长安汽车再度涨停。
在长安汽车带领下,其他主流汽车股也大幅飙升。
一汽夏利从1月4日至1月10日,接连5个交易日股价触及涨停板。宇通客车、东风汽车、上海汽车等数十支股票也持续上扬。
截至1月30日收盘,长安汽车、一汽轿车、一汽夏利、东风汽车、宇通客车、上海汽车的季涨幅分别为:165.56%、78.09%、137.89%、63.77%、93.66%、9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