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出第一辆轿车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向毛主席老人家报喜,把车开到中南海去,让毛主席老人家试坐。这件事情的意义在于咱中国的领袖有自己国家生产的轿车坐了,那是划了时代的。那会儿没有因特网,也没有讨论轿车是不是妖精。怎么今天咱们国能够几十上百万辆地生产轿车,倒成了生产妖精了? 其实,最早中国家庭汽车的发展是在农村,现在农用车辆的产量也不比轿车少,为什么没人讨论农用车是不是妖精呢?盖因为农村不堵车。为什么讨论轿车是不是妖精的问题,主要的侃家都集中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盖因为中小城市不堵车。可见妖精不是轿车,是堵车,是交通环境。 今年暑假,我的朋友来了几次电话,说女儿在美国考上了大学,但她对中国文化特别有感情,将来想到国内读研,一定要我女儿陪她去参观北大、清华。我自然答应,让我女儿弄了辆车,陪她参观了。没想到美国女儿回去后来电话,大惊失色。说:“我真不理解陈叔叔怎么敢让他女儿在北京开车!北京的路太险恶了。”当时美国女儿已经驾车两年,而我女儿只驾车两个月。我认为北京的交通管理在中国是水平最高的。到外地一些中小城市去,那马路基本就是乱世英雄起四方,人有多大胆,路就有多宽。高速公路上头一天被一个喝高了的司机撞了一个豁口,第二天就有司机敢在这个豁口调头。我敢断定那些司机到了北京一定会被警察罚得没钱吃饭。北京的交通管理既然是中国最好的,为什么还让老百姓意见一堆呢?可见妖精不是轿车,是路。 日本东京的人口跟北京差不多,私家轿车比北京多得多,但是东京的交通问题根本没有北京那么严重,盖因为东京人和北京人的开车观念不同。起初,北京人买家庭轿车至少有两个功能:一是代步工具,二是炫耀道具。我就见过下雪天两口子提着热水擦家庭轿车,然后给轿车盖上棉被,然后心满意足地回家。近几年,低价轿车大量问世,轿车的炫耀功能开始退化。由于家庭轿车的这两个功能,使得北京的有车族上下班都喜欢开车,道路没法不挤。东京人上下班大多不开车,而是乘地铁、城铁,尽管也挤,但是准时。上下班高峰一过,不上班的家庭主妇们开车上街了,送孩子买菜。周末,有车族把V8、4.0什么的都开出来了,呼朋唤友,阖家出动,到郊外旅游。可是北京的V8、4.0们,每天在平均时速25公里的马路上欲撒野狂奔而不得。政策还嫌贫爱富,排量小的轿车不让上大街、跑主路。可见妖精不是轿车,是观念。 咱们这儿老争论该不该提倡家庭轿车,我看纯属瞎掰。咱们又犯了过分迷信提倡的错误了。老以为提倡就有那么大的效应。市场经济了,提倡管多大用呀?提倡了,我该买不起还是买不起。不提倡,有钱人照买。现在讨论的基本上又是鸡和蛋的问题。反正蛋是有了,赶紧考虑鸡怎么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