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搜索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汽车频道 >> 专栏作者 >> 颜光明 >> 作品精选

上海车展回眸之:车展盛宴下的媒体狂欢

AUTO.SOHU.COM  2005年05月08日10:06  搜狐汽车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0)】 【收藏本文 收藏本文】 【热点排行】【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汽车展在展示汽车的同时也在展示汽车媒体。当人们在厌倦汽车新闻重复和枯燥时,就要反思汽车媒体的业态究竟发生了什么?值得思考的是,在京、沪、粤三地的汽车媒体比较中,最活跃的是京派、最市场化的是粤派,最放不开的是海派。这无论是报道的内容和方式,还是关注的焦点和经营模式及经济效益差距都十分悬殊。

  (搜狐汽车评论 颜光明/文)

  今年上海车展最大的看点就是自主品牌和自主开发的车型多起来了,而且是放在展馆里,与国外展车同台“献艺”;其次是展出的性质变了, 生活的味浓了,展示的方式好看了;再是, 媒体的参与度放大了车展的内容和外延, 是本届车展办得像个节日。 故有人说,与其说车展是汽车的盛宴,不如说是媒体狂欢的饕餮大餐。

  在车展组委会提供的参观指南中,仅供媒体展示的摊位就专门辟出一个馆,并形成了一条蔚为壮观的“媒体街”。来自全国的汽车媒体的摊位竟多达60余家,记者人数要上千人不止。实际上,汽车热,媒体比汽车更热。连国家电视台也来了,还专门在场外搭建了一个临时的大演播厅。 像新浪,授狐门户网站和上海热线,以及上海北京两地的交通台,都在现场安营扎塞,派出强大采访阵容做现场直播。这样的阵势连国外都没有, 展会还特地设立的“新闻中心”也是国际一流的。一位日本同行说, “这里的设施不比东京车展差。”

  徜徉在车展里,最活跃的是媒体,最忙碌的是电视记者, 最辛苦的是做网络报道的人员。

  中国的车展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媒体粘合得这样紧,在互动中精彩纷呈,颇有意味地形成了一种现代“庙会”的文化特质,将虚拟的价值交换勾画出一幅“汉唐盛世”。 无需回避 , 在市场环境中的当下,似乎大家都在以汽车的名义分享轮子带来的丰盛大餐,在弹冠相庆中“你放唱罢我登场”到头来还不都是为了盘中餐?

  车展因媒体被放大

  “今日上海之车展是因为媒体的参与而火了起来的。”一位经历过历次车展的新闻从业人员如是说。想当年上海举办首次车展时,媒体的关注度仅仅局限于一些专业技术类的报刊杂志和综合类媒体的跑工业口的几位记者。 “无可否认, 现在的汽车已经成为经济现象,是生活中不可不关注的社会现象,也是消费形态中自然反映的文化现象。”有关人士站在理性的层面看车展热的背后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变化着的中国。”

  “其实我们不用看车展已经知道展出的是什么内容了。”

  一位上海车迷拿着一份新民晚报的“汽车特刊”说,车展的介绍内容这里全有了。懂行的人都知道, 近年来每逢上海和北京两地的国际车展 媒体都很重视, 要大显身手一番, 竞相出“特刊”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仅有7天的车展有的媒体非要上杆子出百版专刊,少了就好像没能耐,或出特集,印刷得要像书藉或杂志一样,有条件的要上,没条件的也要上。 所以车展成了汽车媒体大比拚的角斗场。

  其实大家心里都很清楚,车展可报的料和资源是有限的。 正如上面这位车迷所说, 所有汽车特刊的内容大同小异, 只是在编排或版式上不一样摆了。

  实际上也不尽然。 今年平面媒体捧出来的“汽车大餐”还是别有一番风味。 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南北两种不同的风格做出了不同的味道“新闻”。 如新锐媒体新京报出的汽车特刊的主题叫 “占上海”,用讲故事的方式对展出的汽车作了一番精心的包装,很有新意; 上海的新闻晚报则用三十六计诙谐的方式评点了一番展车,颇有深意在背后。作为汽车主流媒体的专业报子还是比较深层次地直面汽车中存在的问题和严肃的话题, 如对车展的评述,自主品牌和开发等;一些知名的财经和时政类的报刊则在专题上做文章,如21世纪经济报道就做了“上海车展20年”的回顾评论,经济观察报以“车剧魅影”来剖析汽车企业和事件及人物。但也应看到 ,有不少汽车特刊基本上是一种变相的“车展说明书”,这就难怪有人说像是“注水猪肉”。

  但不管怎么讲, 媒体的传播效果使车展的预热起到了广告所起不到的作用。据现场提供的信息表明, 不少参观者在没来展场之前已经获得了车展的大致信息和内容。 于是,上海展览公司总裁唐贵发说,车展办得是否成功媒体的作用不可低估。据调查,全国的媒体几乎都报道了上海车展的消息,其影响力远播海内外。就连一些商贩都抓住了车展机会,在龙阳路地铁口卖起了车模和汽车有关的礼品及读物等 。据了解, 全国有影响的平面和立体汽车媒体都参展了。

  “在媒体一条街走一圈就会感受到中国汽车的热度还在升温。”

  一位业内人士说,汽车离不开媒体,媒体也少不了汽车的支撑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媒体因车展更精彩

  “其实汽车圈子很小,当一些汽车人物被明星化后汽车里的那点事也就变得有点俗了。”

  不少记者私下里在议论时,越来越感到“汽车没新闻了”。这是为什么?现实不得不承认,当下关心汽车的动因并不是汽车本身有多大的魅力,也不是这个产业有多大的了不起,而是巨大的现实和潜在需求包括物化层面的文化在内使汽车变成了天下骄子,它的影响力足以改变我们的生活。

  五年前,新浪开设汽车频道时并没有引起大家所关注,比它更早的中国汽车网还在默默无闻,当时就有人怀疑“网上的汽车新闻”有人看吗?时至今日,在改变了阅读习惯的互联网和专业网站犹如一条媒体大鳄,任何媒体都难以与它比拚,这无论是时效性和传播力度,还是影响的覆盖面都被公众认为传媒业中的“大哥大”。新浪网汽车频道的小朱告诉记者, 车展期间每天发布的新闻和报道有1000多条,图片是2000多张,访问的点击率是以万计。每天从上午到下午有十几拨人要做在线访问排成队。同样,作为竞争对手的授狐汽车频道派出强大阵容做现场报道,并专门请来高手写“每天车展日记”和“看车展”的评论,甚至连晚上都不放过,开设汽车聊天式的“城隍庙语”。这种密集型,规模化的“车展轰炸”,前所没有,令平面媒体望尘莫及。

  再如,今年首次参加车展的上海热线与第一财经电视联手,将网站的传媒优势发挥了极至。据第一财经的骆先生介绍,他们请来中外汽车的CEO进行访谈和网上直播立刻就显现出自己的强势, 虽初出茅庐,却旗开得胜。使本来影响有限的上海热线汽车频道很快与新浪,授狐开始比肩,做出了影响。据统计,上海热线展台每天接待人数上千,网上直播的点击率达到上千人次。 “上海和汽车百年情缘”专题日均访问量超过5千人次,而由他们举办的车展“色秀摄影“大赛每天提交的照片上千张,目前已经达到数万张。

  此外,媒体联盟是近年来汽车传媒涌现出来的奇特现象。如全国地方报子联手共同就一个主题携手采取分头采访,稿件共享平台, 将有限的新闻资源充分利用 ,再与网站挂钩,使得同一题材变成了可循环使用的“录音磁带”,一劳永逸。如此这番,这种新闻已经很难称之为新闻了。有人称这是在“批量生产新闻”。

  处于弱势的汽车杂志相对比较平静, 由于资源交换空间局限,均在产品和专题上动脑筋挖潜, 但无论如何都难以与报纸(时效),电视(传播)和网站(迅捷)相比,只能在专业上固守阵地,在编排和印刷上吸引读者的眼球。不过, 在车展的醒目处能够看到汽车杂志的巨幅广告了, 说明汽车传媒的商业化已经露出峥嵘,各自在寻找自己的定位。

  在兜了一圈“媒体街”后就会不难发现,尽管传媒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但有一个事实不可回避,汽车新闻和报道的同质化正在考量每一家媒体实力,无论是纸质媒体还是立体媒体,都无法回避读者,收视率和点击率的严峻现实, 那种被厂商牵着鼻子走,你出钱我宣传的老套路看来已难以适应日益竞争激烈的传媒市场的需求。

  汽车媒体也有“散 、乱、差”。 有关人士对近年来新冒出来的汽车“草台班子”式的刊物(影视栏目)和个人承包的汽车版面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有些媒体在指责汽车问题的同时其本身也就有问题。”这就难怪汽车报道不出洋相,闹出笑话。 有些记者提问弄得当事者尴尬窘迫,不知所措,或媚态百出,做作变态 ,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一种通病, 故有人尖锐地批评说,汽车传媒快沦落到不堪入目之状。

  事实上汽车传媒的竞争是分层面的。如果站在业态高度来看,就不难发现强势媒体的优势就在于“资源的垄断”和“权威性”,如央视和新浪,授狐及其他有影响力的平面媒体,不少厂商都主动上门要求做专访或访谈,有些公关公司则把它当作了“做影响”或“发生音”的公器。

  面对这样的压力,有些弱势媒体哀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资源缺失和重复的情况下要想要做好报道确实比较难。然而,这并不等于无路可走。如第一财经日报和深圳汽车导报在展会期间分别举办的有关汽车产业和营销方面的论坛,同样产生了不小的效应,反响强烈。

  车展在展示汽车的同时也在展示汽车媒体。当人们在厌倦汽车新闻重复和枯燥时,就要反思汽车媒体的业态究竟发生了什么?值得思考的是,在京、沪、粤三地的汽车媒体比较中,最活跃的是京派、最市场化的是粤派,最放不开的是海派。这无论是报道的内容和方式,还是关注的焦点和经营模式及经济效益,差距十分悬殊。

  当然,“这是不可类比,业务也无从比较的竞争。”不过,正如车展因媒体被放大一样,实际上近年来汽车业也因媒体被放大了,使得这个行业变成了一个热门行业。而认真地思考一下也并非全是,关键是汽车已经成为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存在方式,是一种跨行业跨地域跨文化的公共资源。

  关注汽车,也就是关注时代。如果以这样的眼光去看汽车,也就不会被“汽车新闻同质化”所困惑,相信跨出去就会迎来一片艳阳天。

  版权声明:系搜狐汽车颜光明独家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转载者,一经发现,必将追究。文章系作者本人观点,与搜狐汽车无关。

( 责任编辑:陈昊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热点排行】【推荐】【字体:  】【打印】 【收藏】 【关闭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网站建设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相关连接
  • 皇冠上市标志丰田产品战略步伐加快(03/23 09:46)
  • 2005年长安福特要打产品和服务两张牌(03/11 09:58)
  • “城市物流车”终于有了“说法”(03/08 09:03)
  • 饶达,血管里流的是汽油(03/02 10:37)
  • 围炉谈“行”(03/02 10:36)
  •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  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  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短信推广
    “悬赏”鲜明个性图片
    摩托罗拉和弦下载专区



    搜狐商城
    ·汽车| 香水扮香爱车
    ·汽车|爱车清洁用品
    ·化妆|玉兰油惊爆价
    ·精品|运动休闲服饰
    ·汽车|送龟牌白金蜡
    更多...
    -- 给编辑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