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汽车-搜狐网站
汽车频道 > 专题 > 搜狐汽车2007两会关注 > 2007两会报道

资料:燃油税改革何日“修成正果”

  原载于2005年9月20日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国宝日前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出台燃油税已经提上议事日程。"这则权威的表态,把一个热议达10年之久、几乎让人口舌麻木的话题再次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然而,分析人士注意到,尽管态度积极,但张国宝在谈及燃油税的出台日期时依旧是"等待最佳时机"。

  10年没等来“最佳时机”

  早在2001年1月,时任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的金人庆已表示,燃油税将在"适当时机开征";2002年初,金人庆又称燃油税将"择机出台";今年1月,现任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再次透露,燃油税改革方案出台还需"选择时机"。

  从1994年就开始动议的燃油税,在10年之后的今天为何仍然纸上谈兵?何时才是燃油税推出的"最佳时机"?

  张国宝回答记者提问时坦言:"很多人士认为在原油价格有所回落的时候出台燃油税是最佳时机。但我们一直没有等来原油价格下降的机会。"如今,国际油价一路蹿升,一度超过70美元/桶。有机构甚至预测,未来油价还有可能突破100美元。

  如果在高油价背景下出台的燃油税政策会对经济造成什么影响?财政部部长金人庆认为,在国际石油价格高位攀升的情况下,出台燃油税将会增加企业负担。按照早前所传说的30%税率开征燃油税计算,现在市场上已经达到4.65元/升的97号汽油税后价格将增加1.

  5元,达到6元左右/升;市场价已突破4元/升的90号汽油和0号柴油,税后每升也将再增加1.2元左右。如此计算,燃油税出台后不仅使企业负担增加,更重要的是会让所有汽车消费者、特别是出租车及其它运营车主们吃不消。

  “高油价时代”更需改革

  从目前油价走势来看,世界或许真的进入了"高油价时代",那么中国燃油税还会等来出台的"最佳时机"吗?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中国出台燃油税不应该再等待了。他认为,油价的上涨不仅不应是燃油税改革的阻力,反而应是推进改革的动力和契机。

  据其分析,在当前油价高位运行的形势下出台燃油税利大于弊。一是油价高企说明油源供应紧缺,紧缺下需要节约用油,燃油税改革后有利于节约用油,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发展方向;二是目前发展改革委因为成品油价格体制原因背负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如果改革,现行的政府出面直接定价的体制,变为由税收杠杆调节价格,将更容易被社会和市场接受。

  几家欢乐几家忧?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对于开征燃油税的认识,不同社会角色有着不尽相同的声音。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私家车一族。长期以来,他们是燃烧税的最大拥护者和推动者。只不过随着目前国际油价的飙涨,他们对"择机出台"的燃油税税率表示出极大关注,甚至担心。他们认为,在现有高油价下,原来所传说的30%税率应该适当下调。实施燃油税之后,普通消费者所支出的税额总体上不应该比现在支付的费用更高。"

  第二类是营运车特别是城市出租车一族。他们因行驶里程多,多数人对开征燃油税表示担心。一位司机师傅忧心忡忡地说:"现在油价上涨后,盈利空间已经缩小。再开征燃油税将使营运成本增加,不仅没钱可赚,还有可能亏本。"

  第三类是公车族,开征燃油税对他们的利益没有什么影响。不过,他们同时认为,开征燃油税后车辆使用成本将增加,可能更有利于单位加强对车辆的管理,说不定会推进公车改革的进程。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尽管燃油税的征收会给包括私家车在内的所有消费者,特别是出租车带来一定的压力,但车主们普遍对燃油税所体现的"多用路多付费"的"公平原则"表示认同。 (记者 李新民)

  “难产”背后的利益“棋盘”

  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为何"多磨"了10年至今仍在"襁褓"之中?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燃油税的难产?长期以来,官方公开给出的理由是"油价太高";一些反对者给出的解释是"在具体征收中还存在操作上的难度"等等。

  记者近日带着上述问题走访了一些业内人士。得到的回答是:"油价高"不应该是燃油税是否出台的决定因素,因为燃油税是鼓励节约用油,油价高才更需要节约。

  对于"操作上存在难度"的说法,许多人更是不以为然。燃油税究竟是在油品的生产、批发环节收取,还是在零售环节------加油站收取?税务部门如何采取措施防止燃油税偷漏现象的发生?这些操作层面的事,是在决定开征燃油税的前提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位经济分析人士认为,燃油税"千呼万唤不出来"的根本原因还是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其中主要涉及交通部门和税务部门利益分配,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分配等等。

  首先,推行燃油税的最大阻力依然来自公路交通部门,因为费改税后,交通部门不仅失掉了一大块收入,最重要的是失掉了上路稽查的权利,摘下大盖帽,变成了筑路工,这恐怕是最难令人接受的。

  其次,来自地方政府的阻力也不小,因为现在的养路费属于地方政府收入,改为燃油税后就会中央占大头;现有的路桥收费也是由公路监管部门来收取,其中相当一部分也会进入地方政府,改成燃油税后,这笔钱将上缴国家财政。

  其三,按理说费改税后,税务部门应该持积极态度,但由于近年来国家税收连年以超过GDP的增长速度持续高速增长,税务部门对于燃油税改革的要求已变得不再迫切。近年来,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在能源供需方面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特别是汽车产业的迅猛增势,让中国的石油战略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节约能源"已经被有关专家提升到基本国策的战略高度,因此开征燃油税即动用价格杠杆,利用税收手段推进节能已是势在必行。再说,实施燃油税并不是我们的发明创造,许多国家早于我们几十年就实行了。对出台燃油税所面临所谓种种"难题",他们都有解决的先例。看来,问题的关键不是找不到"最佳时机",而是如何制订相关税率及征收方式。

  

(责任编辑:陈昊)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金人庆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