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
记得在国2标准实施之际,有相当一部分生产企业因自身准备不足、老产品积压严重等问题上书国家环保总局,要求推迟实施的时间,这就对那些认真执行国家标准的企业造成了相当大的不公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不少企业人士这样对记者说:“如果政府管理部门不能建立一个有法可依、令行禁止、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那么越老实的企业越吃亏。”从此次企业对待国3实施的消极表现看,上次的影响延续至今,不少企业同样抱着侥幸的心理。
伍思婷介绍说,在美国,美国联邦环保署实施的是一种“奖勤罚懒”的做法:对于积极达标的企业,政府采用颁发“准入证”等形式予以奖励;而对于不能按时达标的企业,则会相应地施加一定的压力,甚至采用“罚款”等相对严厉的手段。2002年排放法规实施的时候,就有企业因为未能按时达标而不得不承受联邦政府的巨额罚款。正是2002年的警示作用,促使2007年相关行业在达标问题上更加积极。
“如果产品满足不了最新排放法规的要求,企业会有大麻烦。也许会被终止销售相关机型的权力,更严重的还会被勒令停业。政府是不会为不达标企业留下任何回旋余地的,这就督促我们产业链中的每一个企业,不管是整车厂,还是达标问题上最主要的相关者———发动机制造企业,都必须全力以赴,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伍思婷说。
作为企业,又如何化解因新排放法规对市场造成的冲击而带来的压力呢?曹思德告诉记者,新法规的出台对企业而言,短期的研发费用上升和利润下滑是必然的。但作为一个优秀的企业,与其消极地接受市场波动的不利影响,更应该积极应对,利用其他优势将这种市场低谷的影响降至最小。早着手、早做准备、早日达标是一方面,通过开拓受波及影响以外的新市场、利用技术优势提高产品综合竞争力等方法来扭转不利局面也是重要的一招,这就是康明斯在多年实践中所累积的成功经验。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