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总部和斯特雷夫的殷切希望,穆懿夫走马上任东风雪铁龙总经理。
初来乍到,一个老外对中国车市会有怎样的了解?他能够把准东风雪铁龙的脉吗?
日前,在东风雪铁龙北京地区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本刊记者与穆懿夫进行了深入交谈。
PSA是最早进入一批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早先它与广汽集团合作标致项目,但无奈半途夭折;与东风在1992年合资成立神龙公司生产雪铁龙轿车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展都不尽如人意。
成立初期,为了引导中国家庭轿车消费,雪铁龙引进了两厢富康车。但由于当时国内市场还是公车消费为主,国人对两厢车难以认同,富康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随后,东风雪铁龙又相继推出了爱丽舍、塞纳、毕加索等车型,但浪漫的法国人似乎就总是摸不准中国人的喜好,虽然每款车型都堪称引领潮流之作,但雪铁龙车型大多数都是叫好不叫座,不由得令人为其惋惜。
2000年后,当其他竞争对手纷纷引进新车型、加大对中国投入时,PSA却依然不慌不忙,依然在中国车市漫步。以至于业内对PSA在华发展诚意和力度产生质疑。穆懿夫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当翻译将问题传递给穆懿夫时,这个法国人开始变得激动。
穆懿夫认为,他只看重PSA在华的现在和将来,并不会在意过去,此外,他强调,PSA向中国引入的车型都是和全球同步的,无论是雪铁龙品牌的凯旋、C2还是标致品牌的206和307,都是和欧洲市场标准一样的车型。
穆懿夫特别提到,雪铁龙品牌在中国遭遇误读。他了解到,在许多中国人眼里,富康就代表着雪铁龙。“但实际上,富康远远不能代表雪铁龙。”穆懿夫不断摆出手势,用强烈的语气来解释他对问题的看法。
用富康来理解雪铁龙,不仅过时,更是对品牌的低估,穆懿夫强调。但他同时表示,富康对雪铁龙品牌在中国的确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富康为后续车型的引入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这就好比盖房子,没有扎实的根基,怎么会有以后的高楼大厦?” 穆懿夫说。
实际上,穆懿夫已经在通过自己的行动表达雪铁龙对中国市场的诚意。在一个规模并不算很大与消费者沟通活动的现场,穆懿夫亲自前往出席,可见东风雪铁龙新任总经理对市场反馈的重视。
在进入中国近15个年头后,标致雪铁龙决心不再漠视它在中国的弱势地位,意欲重新回归消费者视野。
及时醒悟
转变始于2006年。在去年一年里,标致雪铁龙和它的中国伙伴一口气推出了包括标致206、雪铁龙C2和雪铁龙凯旋在内的3款新车型。一扫以往标致雪铁龙缺少新车的阴霾。
凭借这些新车型,标致雪铁龙去年销售业绩也出现突破,其合资的神龙汽车公司去年销量首次超过20万辆,同比增长43.39%。神龙重新回到身国内乘用车企业销量前10名。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