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合资品牌韩系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景气成为了业界探讨的热门话题。
韩系车以合资的态势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非常短,但就在“韩流”盛行的几年间,韩系车以狂风扫落叶般的气势占据了中国的汽车市场,一时间,韩系车在中国风光无人可比。
并不长,消费者对韩系车的狂热膜拜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市场对韩系车的认同感很快进入了冷静期。韩系车的品牌和技术优势本来就显得非常薄弱,随着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迅速崛起,韩系车的价格优势也逐渐失去,在不上不下的尴尬中,韩系车开始走向了边缘化。
目前在国内合资生产的韩系车中,只有北京现代伊兰特还保持着较高的销量数字。但是,随着后来者居上,伊兰特车型老化的尴尬也逐步显现,而北京现代的后续新车型新索纳塔、雅绅特,在销量方面一直都没有很大的起色。在东风悦达起亚方面,其中国合资之路就更显得艰难,尽管塞拉图的表现还算可以,但是新千里马Rio并没有能够担起老千里马的重任,嘉华、远舰的销售状况则一直都是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可以说起亚这个韩国的第二大汽车品牌,没有能担负起让韩系车继续风光的责任。
韩系车一向以高性价比为卖点,成为活跃在欧美市场的汽车新军。在以合资品牌生产的方式大规模进入中国汽车市场的头几年,同样是以这种高性价比为卖点的营销方式,在为中国汽车市场注入了一股新气象,同时,也为韩系车带来非常好的销售业绩。但是,当面对自主品牌以更有优势的高性价比为卖点,强力进入中低端市场的情形下,韩系车终于迎来了第一阵“寒风”,销量不断下滑。
在中高档以上车型方面,因品牌的认同感还有不少差距,韩系车难以与欧美日车系抗衡;在中档以下车型方面,韩系车面对自主品牌车型的迅速崛起而节节败退。此情此景下,韩系车在中国的合资公司的高管们近来纷纷走出来,与业界探讨韩系车未来在中国发展的新路向。韩系车的中国未来之路如何走?表面上看,这好像与中国的汽车自主品牌的未来之路如何走关系不是很大,但是,深层次地联想,会发现二者其实是有很大的关联。因为中国的自主品牌崛起的方式,与当年韩系车进入中国市场的手法基本一致,都是以高性价比为主要卖点。当几年后这种以高性价比为主要卖点的营销方式在国内的汽车市场行不通了,自主品牌又将如何发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韩系车吹起的“寒风”可以说是给自主品牌敲响了警钟,单纯地将赌注压在高性价比上,前景会很危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