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驾车辅助装置标准首次制定,目前已进入报批阶段,国家标准扩大肢残驾驶者范围——
在方向盘上加装一个手柄,或者对制动、加减速器材进行改装,9类肢残人也有望驾驶汽车。记者今天上午从国家标准委获悉,我国正在制定《肢体残疾人驾驶汽车操纵的辅助装置》国家标准。
目前,该国家标准已完成送审稿,进入审查报批阶段,预计正式出台时间不会很长。专家一致认为,该标准一旦开始实施,将为残疾人驾驶机动车上路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标准看点 扩大肢残驾驶者范围
据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之一、国家康复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王保华对记者说,此次制定国家标准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残疾人驾车辅助装置的市场和产品,目前针对的仅是肢体残疾者。
专家说,该辅助装置使能够开车的肢残人范围由原来的1类左腿残疾扩大到单上肢和双下肢残疾等9类。其中,涉及单肢残疾的有4类,多肢残疾的5类。但该标准暂不适用双上肢残疾。各类肢体残疾人员应根据残疾的情况,选择适合的辅助装置安装在驾驶的自动变速的乘用车上。
辅助装置要求多
对于辅助装置的要求,应满足操纵灵活、无松动或卡滞等现象,并复位可靠。同时,应具有调整和锁止功能。
辅助装置加装后,不应改变原车结构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不影响原车操纵件的电器功能、机械性能;应能够方便地从原车操纵件和控制件上拆下;不应使驾驶员驾驶时受到视野内产品部件的反光炫目;且整车的安全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同时,应与车辆的其他操纵指示系统不冲突。
市场现状 私自改装车辆隐患多
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在辅助装置国家标准实施前,我国目前已有很多地区的非左下肢残疾的肢体残疾人在驾驶机动车,现在各地私下里改装的车就超过200辆。
这些改装车中,有些是从国外直接购买的辅助装置,质量相对较好,而也有一些汽车维修点,看中了残疾人驾车这个市场,私自为其改装汽车或加装辅助装置。
专家说,这种私自改装没有技术标准,产品所用材质根本无法保证驾驶者的安全,这些都会给驾驶者埋下不安全的隐患。
驾车呼声 残疾人驾车呼声很高
王保华告诉记者,目前,我国残疾人对驾驶汽车的呼声很高。连续好几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递交了呼吁允许残疾人驾驶机动车的提案和议案。
中国肢残协会副主席王延告诉记者,残疾人能否驾驶汽车的关键,在于是否有足够的辅助装置技术来支撑。
只要借助相应的辅助装置,使残疾人驾车达到和健全人同样的安全要求,残疾人驾驶汽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肢体残疾的人数达2412万人,“只要借助辅助技术,残疾人完全可以安全驾车。”
作为一名肢体残疾者,宋先生表示,目前关键是等待法规的健全,“残疾朋友们都积极地参与培训,就等待政策放宽了。我们都希望2008年奥运会时,这一政策可以放宽,到时会有很多外国残疾朋友来到北京的。”
交管说法 只有左腿残疾才能考驾照
交管部门介绍,驾照政策暂时还没有放宽。目前,根据公安部的要求,允许左下肢残疾的残疾人驾驶小型、微型自动挡载客汽车。
但是偶尔也会发现一些右腿残疾或者其他肢体残疾的残疾人通过改装汽车来驾驶机动车。
对于这种情况,交管部门表示,如果残疾人右腿不健全,不可能在目前情况下考取驾照,如果发现这类残疾人驾车,应当是按无照驾驶来处理。
相关背景
在2003年9月份,门头沟交巡支队意外发现一名失去双下肢的残疾人驾车运煤。
经调查,司机姓史,因患病双腿膝盖以下肢体先后被截掉。他买来一辆报废汽车,在油门、刹车、离合器的脚踏板上焊上了把手,用手控制车辆。
执法部门没有对他进行拘留,而是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了罚款处理。
目前,本市允许左下肢残疾人员学习驾驶自动挡汽车,但像史某这样双下肢都残疾的人是不具备上路条件的。
他山之石 多数国家允许残疾人驾车
王保华说,在新西兰考察时,她就曾经亲眼看到过同时失去双下肢和左臂,右臂只剩下10厘米残臂的残疾人,通过辅助装置驾驶机动车的情景。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不禁止双腿和右腿残疾的人驾驶汽车。
在这些国家,残疾人使用的汽车和健全人一样,只是操纵控制系统特殊,驾校中也特设了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