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幕:“大干100天,生产100辆”
这个厂主要给一汽和洛拖配套。一汽1953年动工,附件厂1954年下半年动工。
我们成立了附件厂筹备组,我是负责人。1954年9月,筹备组与北京汽车配件厂(即后勤修理五厂)合并,成立了北京第一汽车附件厂。附件厂后来新规划了一个地方,就在呼家楼附近,也就是后来的北京汽车制造厂厂址,现在建中央电视台的地方。中央投资了2900万元,1955年建成。
那时,我们基本上还生产苏联配件,有化油器、汽垫、轴瓦,技术上不那么先进。我记得有个化油器部件,我们想改进,但苏联专家不同意。苏联不同意,一汽也不好意思改,他们说苏联的东西不能乱改。
但到最后,从提升技术层面考虑,我们还是做了改进,因此做了些斗争。有意思的是,苏联专家瓦留申回国时,偷偷拿走了我们改进后的化油器,可能他也觉得改进后的零部件更实用,但又不好意思明说吧。后来,不只是一汽用这个配件,汽修厂也用。
1958年工厂决定改名,将北京汽车附件厂改为北京汽车制造厂。朱德总司令题写厂名。当时,我给北京市委书记彭真同志打电话,本来是想请他题词,结果他说:“我给你找人,找总司令来题。”没想到,朱德总司令答应得特别干脆(他前后两次来厂里视察)。挂匾的时候,整个一条街的人都过去了。现在这块牌子还有,成了无形资产了。
1958年“五一节”,我们造了一辆手扶拖拉机给国家献礼,后来把它送给了北京手扶拖拉机厂。五一献礼后,十一还得献礼啊。怎么办?我们就想造汽车来献礼。
我们厂是个汽车附件厂,但一直和军队有密切关系。最初为抗美援朝造军用摩托车,一个车斗带三个轮子的那种。那个时候造汽车是件了不起的事情,从国家领导人到一般群众都很热情,有的工人修了一辈子汽车,也没造过车,特别希望能够自己造车。
我们从印度大使馆买来一辆德国大众的小轿车,它是后置发动机的,我们把它作为样品仿制。买来后,我们提出口号“大干100天,生产100辆”,并成立了汽车指挥部。我负责协调,总工程师是张世恩,他负责技术。张毕业于清华大学,一直在修理厂工作,思想很正派,文化大革命中挨批斗,受不了刺激,最后在工厂里跳楼自杀,可惜得很啊。
我们成立了工艺科和设计科,厂里投入200万元,都是自己的钱。那时大家积极性很高,有条件上,没条件也上。工厂没有地方让我们做汽车,结果工厂到处都是试制战场。我们在办公楼边上搭一个棚子作临时项目组,把工厂大礼堂舞台和第一排椅子之间的空地也用来试制汽车。我们先测绘,再画图,连发动机都是我们手工制造,当时我们的车床工人连头发几厘米的热胀冷缩都能算出来。
我记得很清楚,那是1958年6月20日,北京第一辆小轿车诞生,这车就是井冈山牌。试制成功后,我们把车开到彭真同志家里报喜,后来又开到中南海向毛主席报喜。毛主席看后说“好,附件厂能生产汽车,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朱德同志亲自为轿车题写“井冈山”车名。
原北京汽车附件厂厂名改为北京汽车制造厂,挂牌时来的人很多。有汽车局的领导,市场的张彭(后任北京市副市长),农机总厂厂长李本(后北京汽车工业公司总经理、农机部副部长)等。北京汽车附件厂历史结束。
为了向“十一”献礼,我们一共生产了100辆“井冈山”。最后我们就连推带开将它们弄过了天安门。为什么说连推带开呢?因为那时技术毕竟不高,大部分车能开过去,但也有小部分车开不过去。
造了“井冈山”后,大家都很兴奋。后来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刘仁同志到厂里去看了这车,他说,你这车不行,级别高的领导不能坐那么小的车,又说现在坐车的是“老爷”,车不能刮风透,下雨漏。他这样说也有道理,因为那时还没有成批的冲压件,零部件都是人工敲打出来的,所以说被形容为“刮风透,下雨漏”。结果,“井冈山”未被立项。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