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汽车市场的平稳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消费者的二次购车行为。据悉,汽车市场二次购车消费者的比例上升迅速,几乎接近首次购车人群的比例,车市全面进入换车高峰。有关调查显示,在二次购车时,大部分消费者不再选择初次购车所买的品牌。
90%二次购车消费者换品牌
“根据我们的调查,90%二次购车的消费者都不再选择首次购车时所选择的品牌,消费者品牌忠诚度遭遇严重危机。”在本月中旬的一次汽车市场信息交流会上,业内人士的话让人备感惊讶。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据有关机构调查,在换车或购买第二辆车时只考虑首次购买品牌的消费者有10%,而绝对不考虑首次购买品牌的消费者却达到了18%,在包括首次购买的品牌在内的数个品牌中进行选择的消费者占35%。对于已完成二次购车行为消费者的调查则显示,最终购买了与首次购车相同品牌的消费者只占12%,绝大多数二次购车的消费者更换了品牌。
四大因素打击消费者品牌信心
业内人士认为,有四大因素打击了消费者的品牌信心。
今年上半年上市新车数量依然保持增长,这使消费者在二次购车时面临更多的选择。市场产品的丰富,一方面对于繁荣市场、深化竞争、提高服务水平有好处,另一方面让本就不甚成熟的消费者购车更加“费心”,“追新”的心理超过了对于品牌的忠诚度。
第二个原因在于各车型频繁降价。对于二次购车的消费者来说,如果自己第一次购买的车型经常降价,就会严重伤害到消费者对于该品牌的信心。在第二次购车时,自然不会购买该品牌车型。
品牌在市场上的地位变化是导致品牌忠诚度低的第三个原因。现在二次购车的消费者是我国进入汽车社会的第一批受益者。他们多数是四五年前购买的第一辆车。那时市场上产品较少,品牌较少。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新品牌层出不穷,老品牌的地位与关注度明显下降,导致消费者“移情别恋”。
消费者对于售后服务的不满意是最主要的原因。据调查,在二次购车更换品牌的消费者中,有67%的消费者对首次购买车型的售后服务有所不满。尽管原因多种多样,但着实伤了消费者的心。另外,调查显示,高端车型的品牌忠诚度相对较高,考虑到高端车型售后服务满意度相对较高,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售后服务质量对于品牌忠诚度的重要性。
培育品牌文化成良方
“在国外成熟汽车市场,汽车厂商在努力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也着重培育品牌文化。只有让品牌文化深入人心,品牌忠诚度才能提高。”业内人士表示。
据了解,目前国内汽车厂商已经意识到品牌文化带给消费者的作用,而且开始着手培育品牌文化。但庞大的竞争压力让厂商将重点放在了推新品和降价促销上,培育品牌文化的力度还不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