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对企业发展是阻力还是动力,是桎梏还是机遇?9月8日,在《企业社会责任和构建和谐社会论坛》上,以江淮、宇通、南方航空为代表的企业界与政府有关部门取得一致看法:节能减排是压力更是动力,是挑战更是机遇,先行一步的企业天地宽。
认识———王东生讲了三个故事
在这个论坛上,国资委、国家环保总局等政府部门和交通银行、南方航空、江淮汽车等企业代表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在谈到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的关系时,江淮汽车党委副书记王东生讲了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有一个盲人到亲戚家串门,返回时天已经黑了。亲戚为他点了一个灯笼,说“你打着灯笼回家吧。”盲人很生气,认为亲戚在嘲弄他。亲戚说,“灯笼不是为你准备的,你虽然看不见路,但路上的人可以看见你,给你让路。你会变得更安全。”
王东生解释说,这就是江淮对企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的系统思考。企业不是与社会无关的个体,其行为会对环境产生影响。这个影响如果是正向的,企业得到的回报也是正向的;这个影响如果是负向的,企业得到的回报也是负向的。
第二个故事是:有三位建筑工人在砌墙,一位行人分别问这三位工人:“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位工人回答说,“我们在砌一面墙”。第二位工人回答说,“我们在盖一座漂亮的大厦”。第三位工人回答说,“我们在建设一座美丽的城市”。
王东生解释说,三个工人干的是同样的工作,但认识却不同,这就叫高度。我们可以预见他们的未来是不一样的。办企业也是同样道理,企业发展必须兼顾社会责任,才能长盛不衰。
第三个故事是:一只老鼠掉到一个米缸里,快乐极了,非常开心地吃米。当它吃完这缸米的时候才发现,它把自己困在缸里,面临饿死的境地。而这个坟墓恰恰是它自己挖出来的。
王东生解释说,这就是江淮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原因。办企业一定要把眼光放长远,从更广阔的角度看待节能减排和企业生存、发展的关系。
实践———两家商用车企业尝到甜头
《节能减排与构建环境和谐论坛》是《企业社会责任和构建和谐社会论坛》的一个分论坛。在这个分论坛上,江淮汽车、宇通客车介绍了本企业节能减排方面的经验。
江淮汽车是我国卡车行业第一个资助国家生态林建设的企业,他们的做法是每卖一辆汽车就捐助100元钱给国家绿化工程。
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江淮与配套企业合作完成了配套件的“免包装”。过去,江淮的配套企业要将配套零部件用纸箱包装好后,按规定时间送到江淮生产流水线上。江淮再派人拆掉包装箱装车。这种重复劳动不仅浪费人工成本,包装纸盒还要消耗宝贵的木材。江淮提出“少用包装箱,少砍树”的口号。经过与配套企业共同攻关,用可以反复使用的工位器具替代了全部零部件包装箱。省下的成本配套厂得一半,江淮得一半。
江淮通过技术创新完善了零部件无切屑、少切屑加工工艺。过去,江淮汽车的零部件从铸造件变成成品件,需要经过粗加工、精加工等多道工序。这一过程会产生大量切削屑。王东升说,“现在,零部件从铸造件变成成品件,只需刮掉薄薄一层。”他说,通过这样的技术改造,江淮不仅节约了生产成本,也减少了木材、钢材等社会资源的消耗。
宇通客车建成了我国客车行业中第一个博士后工作站。目前,该站正在进行一项热管理项目的推广活动,该项目可使宇通客车百公里节油3~5L。宇通客车副董事长路法尧说,目前,在我国客车运行成本中,将近50%是燃油成本,用户对车辆的节油性能非常关注。使用同样品牌的发动机、同样品牌的变速器,哪个客车厂的客车更节油,哪个客车厂就有更广大的市场。宇通客车去年产销量突破2万辆,达到全国第一,与宇通客车具有的节油特点有很大关系。生产节油汽车,不仅为企业开拓了市场,还为社会节约了宝贵的石油资源。
王东生说,作为汽车企业,我们愿意先点亮自己这盏灯,照亮周围的环境。可能一盏灯还不够亮,但当灯笼越来越多的时候,汽车工业发展的道路是会光芒四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