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汽车-搜狐网站
汽车频道 > 专题 > 汽车商业评论 > 动态更新

巴士快速交通 建设大容量快速交通方式

  在道路交通越来越拥堵、环境越来越污染的城市,如何吸引更多的人乘坐公共巴士出行 

  几年前,我曾撰文介绍法国的公共汽车(巴士),也讲到巴士的词源。拿破仑时代的一个退休军官,在南特小镇开办磨面坊,将蒸汽机排出的热水供人洗澡,他用马车把城里人接到磨面坊来洗温泉。

马车站设在南特的一家制帽店附近,因为店前的招牌是Omnes Omnibus,读音接近拉丁文的omni(意为全部、一切、遍及),人们就称它为公共马车,法国科学院就把这种在固定线路上定点供大众付费乘坐的四轮马车定义为omnibus(公共巴士)。

  当法国退休军官意识到这条马车运行线路不仅可运载洗温泉的游客,还能满足南特市与小镇间运输需求,于是向市政当局提出申请开设公共马车服务的许可(1826年8月10日),开创现代意义上的公共交通服务。

  1828年,这位退休军官在巴黎创建第一个商业化的公共马车公司,经营10条线路。逐渐地,公共马车服务在巴黎的中产阶层得到普遍采用,1860年的客运量为740万人次,1879年达到1500万人次。英国马车制造商乔治·谢尔比尔把巴黎公共马车的概念和术语传播到英格兰和英语中。1829年,谢尔比尔的公共马车在帕丁顿的贝利大街和布鲁姆斯伯里运营,新闻报道说:“一种叫做巴士的新式车辆今天开始在帕丁顿投入运营”。

  英语的omnibus一词从1832年缩写为现在普遍使用的Bus,但一直到1905年才在公共交通领域出现机动化公共巴士(autobus),一种为城市内运送乘客而设计的道路车辆,基本特征是设有座椅及站立乘客的位置,并有足够空间供频繁停站时乘客上下车走动。

  公共巴士引入中国近百年。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2005年),全国公共巴士保有量308379辆,年客运总量为4606866万人次。建设部《城市建设统计公报》显示:城市每万人拥有公共巴士8.5标台,城市人均道路面积10.93平方米。研究报告估计:全国居民出行选择公共交通的分担率不足10%,主要大城市约20%~40%,香港最高为89%,美国主要城市为10%~20%,南美主要城市30%~40%,欧洲主要城市为40%~50%。

  因城市土地资源有限,发展交通系统须坚持两项基本原则:一是以单位路面空间利用率分配交通工具路权,巴士道路利用率最高列第一,给予最大优先通行权;小型巴士第二,出租车次之,私人小车因平均载人数最低列最后,且在中心区受停车位等限制使用。二是按经济规律建设大容量快速交通系统,不断提高大容量、快速、经济、方便的交通方式在其中的比重,地铁、轻轨、巴士快速交通和通勤铁路都是可以根据城市需要来选择建设的大容量快速交通方式。

  经济学家比较公共巴士与小汽车的社会使用价值,发现每个巴士乘客所占用的道路空间仅是小汽车乘客的1/20。工程技术上分析,2辆小汽车占用道路的面积相当于1辆公共巴士,一辆公共巴士的载客量是一辆小汽车的20倍以上、而单位客运量所消耗的能量只有小汽车的1/10。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一些地方把小汽车进入家庭看作现代化的目标,提出大力建设立交和道路系统。当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后,道路上的小汽车越来越多,居民出行选择公共巴士的比例不断下滑。现实情景是:道路交通越来越拥堵,公共巴士运行速度越来越低(平均时速10公里),甚至比自行车慢,导致居民平均出行时间延长10分钟,不满意率高达70%。

  小汽车常被作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繁荣和个人财富的标志。当车主被堵塞在交通中“哪儿都去不了的时候”,他们不再有驾驶小汽车以时速100公里“自由翱翔”的感觉。西方发达国家在经过小汽车时代的理性思考后,城市居民和政府官员终于明白:公共巴士才是城市交通最合理的解决方案。

  公共巴士服务的经济性和灵活性使它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交通方式。在许多情况下,巴士完全可以满足运营商在载客能力和运送速度上的要求。而公共巴士系统的成功失败与许多因素相关,三个关键因素是:竞争与合作的市场机制;与城市发展的配合机制;有效的监督控制。香港的经验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效率是中心,政府管理和市场竞争机制是两个基本点)。

  对照起来,大陆城市普遍存在巴士线路重复设置,有的道路多达20多条,而城市边缘的居民小区却一条都没有。居民出行难乘车难现象依然存在。由于公共巴士服务水平差,一些城市官员把解决交通问题的惟一选择放在轨道交通系统上。 今年中国108个城市参与的公交周及无车日活动表明:政府官员已改变了一些传统观念。特别是北京市政府近3年中已投资100多亿元来更新各种公共巴士,实行的优惠服务(低价公交)更吸引高达每天约1800万人次的旅客流量。

  2007年,中国政府发出《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文件指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快城市快速公交(BRT)和轨道交通建设”。

  事实上,巴士快速交通(BRT)就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城市发展的选择。所谓的巴士快速交通,通俗地讲,就是在城市道路上开辟一条供公共巴士行驶的通道(专用路或专用道),按照轻轨快速交通模式运营,其服务质量和水平接近轻轨交通系统,而投资和运营成本远低于轨道交通系统。

  传统公共巴士在城市混合交通的街道上行驶,每天可运载的客流量为X,在巴士专用路上运营则可运载2X;铰接巴士在混合交通情况下每天可运载的客流量为2.5X,巴士专用路上运营则可运载3.3X,如果采用双铰接巴士的运营,其载客流量可以达到4X。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