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赛季比赛终于尘埃落定了,没有人想到结局是这么富有戏剧性。最为痛苦的莫过于汉密尔顿了,因为他距离年度总冠军如此之近,但是赢了一个晚上的他,到天亮的时候却一把输了个精光!
“难为知己,难为敌”这是我熬夜看完比赛以后想到的第一句话。
赛季初的汉密尔顿,虚心低调,全心全意“辅佐”阿隆索,但很快,他发现自己很强,阿隆索、莱克宁、马萨一个个被他“踩”在了脚下,于是,原本计划好的事情慢慢变成了泡影。这个F1历史上“最天才的菜鸟”,在英国媒体的怂恿之下,在车队的支持下,在FIA“造就另外一个舒马赫”的心理下,开始最大胆的“篡位”行动:一方面,利用各种条件“打击”阿隆索,赛季还没结束,这个两届世界冠军在迈凯仑车队已成为边缘人物;另外一方面,在剩下两站的情况下,领先莱克宁17分一切是多么的美好。
“合则两利,分则两败”,这本来是明摆着的道理,“上天欲使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但是汉密尔顿却不明白,因为这一年走来,实在太顺利了。渐渐的,汉密尔顿脾气大了,心态也变得“疯狂”了,事故就随之而来:从来没有退赛过的汉密尔顿,在上海站就退了一次,从来没有遭遇过机械故障、从来没有驾驶失误过,在巴西圣保罗也都得经历一次,恰恰这两次失误,汉密尔顿拱手让出了年度总冠军。
再来看看我们的汽车产业,“同室操戈”这类事情还少吗?最为典型的莫过于英国罗孚收购案:罗孚面临破产,上汽在买下最有价值的几款车的知识产权以后,缓了一缓,想等它破产后,再“贱价”收购其他设备,但是没想到没等罗孚破产,自己人——南汽就突然“横刀夺爱”了,难怪当时上汽的人是一脸铁青的回到上海。南汽花多了钱买来一堆东西而长时间“碌碌无为”,而上汽则要花大力气建新的生产线,浪费各种资源不说,还大大延迟了中国本土品牌崛起的步伐。
同样,再看看中国汽车出口,走出国门本是件好事,但没想到“互相压价”这个在纺织、家电行业的老问题很快就出现在了汽车身上,没有联盟,也没有统一价格,为了抢夺市场,各个厂家间肆意降价,比拼价格,高兴的只是国外的买家。
最近,国内两家国内本土品牌又打起了“嘴仗”,谁都想做国内的老大,经过风风雨雨的中国本土品牌,本来应该同仇敌忾,却变成了“有他没我,有我没他”,这有必要吗?本土品牌还远谈不上强势,车型还谈不上最好用,市场占有率也比不上合资品牌,技术研发又落后他人很多,这个时候就要开始“分赃”,结果很有可能会是“汉密尔顿式的悲剧”。
“难为知己,难为敌”,汉密尔顿不明白可以原谅,因为他只是F1“一年级菜鸟”,但是中国本土品牌不能不明白,如果不齐心协力,只能等着国际大品牌一个个的“收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