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法国PSA标致雪铁龙(简称“标雪”)宣布更换中国负责人,将此前刚上任10个月,正全力推进与哈飞合资项目的杜森征调回总部。这是哈飞标雪合资推进过程中的重大变故。在此背后,有意“一手托两家”制衡东风的标雪,在东风半途杀出意欲收购哈飞后,陷入被动,几乎板上钉钉的哈飞标雪合资计划可能失去原有作用。
标雪中国总裁匆忙更换
昨天,标雪中国宣布,神龙公司(东风与标雪合资公司)副总经理华日曼自2008年1月1日起就任标雪中国事务部总裁,杜森将返回巴黎总部。
这是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事实上,今年2月,杜森刚被标雪新总裁斯特雷夫委任为中国事务部总裁,4月才正式到京赴任,负责统管在华从国产到进口的所有业务。也就是说,杜森仅上任10个月,来华只有6个多月。显然,10个月不是当初设定的任期。
标雪中国公关负责人乐万年表示,杜森调回法国总部,是出于集团管理层调整的需要,是集团总部作出的决定。除了官方原因,他表示不清楚详细情况。“15天前我去总部开会的时候,才听到了这个消息。”
事实上,数日前在巴黎召开的本年度神龙董事会上,华日曼补缺的决定才敲定。昨天,记者未能找到杜森解开谜团。标雪中国人士表示,杜森已身在法国。
兴业证券汽车分析师林木红表示,杜森匆促调离中国,可能与在华合资项目推进缓慢有关。他分析说,斯特雷夫雷厉风行,追求办事效率。但时至今日,杜森尚未与哈飞正式合资,进展缓慢。同时,与哈飞洽谈合资后,标雪与东风的关系变得微妙甚至紧张,这也可能是导致杜森离开的原因之一。
记者曾获得消息,在与哈飞签署合资意向的最后时刻,标雪才通知了东风,这让身为国内三大巨头之一的东风极为不满,东风高层曾当众发泄不满。
合资哈飞遇东风搅局
根据6月29日标雪与哈飞签署的合资意向协议,双方拟在调研后成立哈飞和标雪各持股50%的合资公司,公司生产及销售10座以下的标致和雪铁龙品牌的高档商务车。
签署意向后,双方迅速在京成立联合专家组,展开可行性调研,专家组就设在标雪中国所在的大厦。乐万年和哈飞党群工作部副部长张抗洪均表示,调研结果即将公布,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签署正式合资合同。
由于此前15年标雪在中国的合资伙伴只有东风,因此此举被东风定义为标雪欲另寻新欢,这令东风非常不满。不仅如此,由于哈飞还希望在未来的合资公司里生产轿车,未来的合资公司可能变成东风的直接竞争对手,这不是东风愿意看到的。
在标雪“一手托两家”的“良苦用心”下,东风选择了先下手为强。近日,记者从东风下属企业获得惊人消息,东风有意挥金收购哈飞汽车。此消息昨天被证实,哈飞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东风确实正与哈飞的上级股东中航科工接洽,哈飞正在静待上级的通知。
昨天下午,记者得知,东风还曾先与国防科工委接触,寻求支持。国防科工委是中航科工的主管部门,只要该部门认可,东风入主哈飞的障碍便可扫除。
在汽车资深专家贾新光看来,东风收购哈飞,有国家部门在背后推动的痕迹。“哈飞汽车长期低迷亏损,因此国资委有可能推动其进入被整合的行列,促进国有资产增值。”贾新光表示,国内汽车企业多而小,确实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也不利于国内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
一手托两家目标恐落空
对于寄望于借哈飞制衡东风的标雪来说,东风的插手令其如鲠在喉,浑身不舒服。
入华15年来,身为世界第七大汽车巨头,标雪在中国却仅有东风一家合资伙伴,是跨国巨头里的特例。而东风却有日产、标雪和本田3家合资伙伴,甚至还参股悦达起亚。两者发展并不平衡。
15年来,标雪在华发展的确缓慢。有数字为证,15年来,合资公司神龙去年才实现了产销10万辆,而东风日产达到这个数字仅用了4年。年初以来,标雪新总裁斯特雷夫曾多次表达对在华销量的不满,并强调欲扩大产能,寻找新伙伴。
在此情况下,标雪从3年前开始接触哈飞,并在杜森到来后加快谈判速度,最终于6月闪电联姻。联姻的结果是,一可以增加产能,二可以切入新市场———高端MPV。按照计划,标雪汽车在华的份额将扩大至6%—8%(现为4.5%—5%)。
中信证券分析师表示,标雪原本希望能“一手托两家”,对东风形成有效制约和促进,避免把命运完全放在东风手上,但事与愿违。
“我们不愿评价东风收购哈飞的事情,你最好能问东风。”乐万年无奈地强调,标雪与哈飞的合资项目不会受到这个消息的影响。不久前,法国人还曾饶有兴趣地与记者讨论,新合资公司如何命名才易读懂。
实际上,各方心知肚明,影响不可避免。最为直接的影响是,东风入主哈飞后,“一手托两家”效果荡然无存,甚至还有更坏的可能,就是东风推翻合资意向,标雪所有努力落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