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当年,韩系车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可谓风光无限、春风满面。
好景不常在,春天之后,韩系车似乎直接跨越夏秋两季,一步踏入了寒冷的冰河期。以东风悦达起亚为例,小型车千里马“发家致富”之后,本想用远舰来布局中高级车市场,但因投产跨越步伐较大,一脚踩了个空,后来又想借赛拉图补上中级车缺口,但从市场的反映来看,东风悦达起亚的如意算盘并没有打好,反而遭到同门兄弟伊兰特的疯狂阻击。
确切地说,整个韩系车的“冬天”是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的,特别是2007年,韩系车在中国轿车新车市场的占有率从2006 年的10.29%直线下降到6.83%,韩系车彻底进入寒冻期。
众所周知,韩国车进入中国市场,主要靠性价比迅速赢得市场,但是在占领一定市场之后,整个韩系车并没有静下心来,扎实地打造品牌和提升服务水平,而是搞起了内讧,错过了2006年的绝佳发展机遇。随着中国自主品牌的崛起,以及欧美、日本等合资品牌车型的打压,使韩系车先前的优势迅速消失,最终导致韩系车车型单调、产品定位不清晰、成本优势不明显、内部管理机制缺陷等问题的出现,韩系车在中国彻底遭受冷遇。
痛定思痛。2008年,韩系车在清醒认识到问题的症结之后,迅速调整战略,果断出击。不但在人事上进行了重大调整,在营销方面也更为主动地出击。据悉,起亚汽车已经与欧洲足协达成正式合作协议,成为2008欧锦赛的官方赞助商。
种种迹象表明,今年以来,韩系车企无论是在资金投入还是新车研发、产能扩张、新工厂建设、产品营销方面,都花了很大的力气。北京现代、东风悦达起亚等韩系车正铆足了劲,试图挽回在中国市场的颓势,重返过往繁花似锦的光景。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遭遇寒流之后,韩系车春光已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