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的琳琳是吉林省梅河口市一所幼儿园的长托生,一天她给同桌写了一封“情书”,歪歪扭扭的字却清楚地表达了她的意思,其中“命令”对方长大后给她买一辆“宝马”。
(4月14日《新民晚报》)
孩子的心灵是冰晶世界,就是受到社会影响而生发出“爱白马,要宝马”的爱情宣言,这仍然是一种透射着童趣、顽皮和幽默,是对成人世界的一种模仿,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将会自觉调整自己的梦想,而对童年时代的好奇也多会成为一种记忆。
可在很多情况下,6岁的孩子有这样的价值判断,有人会给她戴上一顶“庸俗价值观”的帽子,对待“童心情书”,有老师却在用成人规则判断孩子,成人之间的爱恋具有了生物冲动和物欲冲动,于是孩子的这种“朦胧碰撞”就成为了别有用心的进攻,就成为了乌烟瘴气的“情感灰色”,进而“雷霆发怒”,无限上纲。受伤的是孩子,受害的是教育。所以,我们还是更应该相信他们的童真、纯洁,而不要用世俗判断为他们盖棺定论,这毕竟有点武断。
曾看到一则《嘘,别惊扰了朦胧爱》的短文,面对孩子冲动的情书,这位老师说:“只是口头内心表达的爱,仅此而已,不越界,大人们就别打扰他们吧。”这是一种纯洁无瑕的童话境界,整个成人和教育思维就像是无垠的雪地,没有任何情感污染和有色眼镜,更没有“伦理”大帽,这是欣赏、观察和信任,将“情书”当作孩子情感的朦胧向往,这种好感、冲动和可笑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每位孩子都会产生的“情感怀春”,用风平浪静的心态看待孩子的健康成长、心灵拔节以及“情感炸弹”。孩子也就能得到良好的心灵呵护,从而得到和谐的发展动力。
孩子的心灵经不起伤害,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孩子爱发脾气,父亲给他一些钉子,每次发怒时就钉一颗在围栏上。孩子钉了37颗钉子以后终于不钉了。父亲又告诉他,从现在开始,当你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的时候,就拔一颗钉子。孩子终于将所有的钉子都拔了出来。父亲说,回头看看那些围栏上的洞,将永远不能会回到原来的样子,如果你伤害了别人,那个伤口会像围栏上的黑洞一样难以弥合。教育者如果不注重童心思维的调节,而动辄压制、伤害孩子,孩子形成的“心灵黑洞”和情感伤害就难以弥补。与之相比,“嘘,别惊扰了朦胧爱”真的是一种别样的教育爱心和情感期待!
请相信孩子,时事纵然复杂,影响纵然深刻,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恶”之基因总是有限的。更多的应该是对未来世界的无限向往和“啄破蛋壳”的欲望冲动,和那一片无忧无虑的少年天空。
希望教育工作者和社会能够真心爱戴孩子、信任孩子,赏识、包容孩子,正如萧伯纳所言:“我不是你的老师,只是一个伴侣而已,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给他们创造值得信赖的“童话境界”,给所谓的错误找一个值得原谅的机会和借口,孩子会得到更积极的进步、净化和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