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现在我们开始今天最后一个专题,最后一个专题主要是讲“一级供应商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个专题中我们也有非常出色的评论员和专业人士,因为我们知道像德尔福公司进入中国已经至少有十年的时间了。主讲人本身在中国已经生活了快10年时间了,我们第一位发言人是全春泽先生,他是来自于德尔福的亚太总裁,现在我们有请全先生。
全春泽:非常感谢!我非常高兴能够来到中国,能够为在座的各位做演讲,我的演讲题目是“全球事业同台竞技,尤其是中国”。我从2000年开始担任德尔福的亚太总裁,我们与全国其他的汽车制造商有很多的合作,尤其是在中国,我今天来谈一谈我们的发现和市场当中的机遇与挑战,我们也可以向大家展示我们在这方面的一些心得。
首先我想谈一谈当今的市场环境,现在在中国的汽车零配件行业,2006年的总值已经达到了将近460亿美元,根据Alix Partiers研究,从2004年到2007年国际汽车制造商的负荷年收益率基本上达到了30%的增长,因为在今天中国的汽车市场上有很多的汽车公司,但是产能也就比较大,所以我们就面临着挑战。
在谈机遇和挑战之前,我首先想介绍一下德尔福在中国的一些背景。首先我们是1993年来到中国的,在那个时候我们只有9个人,而且当年的营业额也不是非常的大。现在14年之后,我们已经有了1万员工,而且我们的营业额也达到了将近15亿美元,这意味着在过去的30年,我们以每年30%的平均速度实现了增长。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在中国的投资额已经超过了5亿美元。这5亿美元我们有18个投资实体,我们在上海有一个技术中心,这个技术中心的投资达到了1500万元。因此,与其他的公司相比,我们德尔福公司在中国有很长的历史,我们了解中国的汽车行业,我们有广泛的本地制造能力,而且我们公司的技术基础也是非常强的。我们在全中国有20个厂家,大部分在北部、南部,在长春、上海、广州等等地方。我想把我们公司叫做技术性的公司,因为我们已经被麻省理工大学连续4年命名为汽车行业专利榜的第一位,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成就。麻省理工大学是把世界上111个汽车制造商进行了比较,而我们连续四年都名列汽车行业专利榜的第一位无。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在上海建立了世界水准的德尔福中国科技研发中心,这也就毫不奇怪了,我们在那里有200个员工,现在已经有了800个工程师,在2012年的时候我们的员工数量会进一步的增长。现在因为我们公司的规模不断的扩大,因此高层认为在上海的这个技术中心规模已经太小了,所以我们还将不断的扩大规模。
现在我想谈一谈对于一级工程上所面临的机遇,因为在中国贴牌生产的这个能力在不断的提高,像吉利、奇瑞等等,在这些公司他们的OEM制造能力都显得的提高,这给我们德尔福公司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当然我们也有这种需求,来不断的提高技术的能力,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为客户服务。
其中一个例子就是,中国现在的城市都在要求实施欧3的标准,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对于德尔福来说是这样。因为我们有我们的口号,就是安全、绿色,绿色就是说我们在很多的城市都要实行非常环保的标准,我们还有一个口号就是沟通、联通,中国的市场,以及中国的汽车制造商,现在也在尝试向国外的出口。我们知道很多的公司,比如说像吉利、奇瑞等等,现在都在向东南亚、向非洲、东欧,还有俄罗斯进行出口,这些也都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机会。总的来说,我们都知道这些公司都是乘用车公司,在北美、欧洲、日本这样的发达市场就不会给我们很多的机会了,所以在中国我们有很多这样的合作伙伴,使我们能够提供相应的技术,来帮助这些汽车制造商实现出口。
我想要总结一下我刚才所说的,首先我们要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户需要,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要有成熟的本土化生产基地,要有强大的研发技术能力,另外,我们也必须要具备成熟的技术。
我们有很多的经验,因为我们从1993年就进入了中国的市场,我们有很强的技术能力,这是来自于我们在上海的研发中心,当然我们对于中国的市场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的,我们在中国的技术中心有800个工程师,另外我们还有在技术方面的优势。我不知道有多少公司现在在中国能具备技术中心,所以我想这对于德尔福公司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刚刚我给大家谈了一下市场的环境,在市场上会面临什么挑战呢?今天我会谈三个挑战:
第一个挑战,对于一级供应商来说会面临非常大的竞争压力。
第二个挑战,如何成为业内的领先者。
第三个挑战,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我们很多中国本土的汽车制造商都要面向西方的市场,所以我们要更加了解西方消费者的需求。
第一个挑战,就是本土供应商的成长。孙子是中国的一个军事家,我想大家都对他很熟悉,他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己而知彼一胜一负,不知己、不知彼,则每战必殆。
中国在本土供应商上会有三个要求,也就是三类,第一类完全本土的供应商,第二类叫做具有出口经验的本土供应商,第三类就是与国际供应商合资,建立的合资供应商。
看这张图,事实上强调的是我刚刚讲的第一类,完全本土的供应商。
对于德尔福来说,我们今天有很多的来自于外国的供应商,他们和我们形成了合作伙伴关系,我们建立起了质量体系,我们的焦点就是如何要提升技术,这就和我在中国所做的工作是一样的。这种供应商总的来说是具有高技术的,很好,而且非常的敬业。总的来说,如果说你们来拜访我们在中国的合资公司,我会告诉你们相关的情况。
第二类的供应商就是油出口经验的本土供应商。这类的供应商并不是和国外的供应商形成全面的合作伙伴的关系,总的来说他们会自己选择自己相应的技术优势,他们会把自己的零部件供应给国内的生产商,同时也会进出口自己的整车。他们有提高PPM的意识,他们向海外客户学习,而且愿意与这种合资供应商形成伙伴关系。
第三类就是完全本土的供应商了,可以说他们所面临的状况是最为艰难的,因为他们是自下而上的单项的管理,他们进行分减次品和反攻,靠下一个流程而完成瑕疵。很多高级的公司在面对这样的供应商的时候,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我想通过这样的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我们可以需要如何来增加速度,如何来降低成本。
我们可以发现,有时候本土的一些汽车制造商他们所用的都是完全本土的供应商。对于德尔福来说,我们可以为本土的供应商提供协助,很多的供应商与我们都是合作伙伴关系,他们愿意和我们开展合作。我们可以告诉他们如何来实现精益生产,把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传授给他们,这样可以非常有效的降低成本,来学习在中国的供应链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我们所面临的第二个挑战,那就是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本土领导人才,这是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主题。因为我对于培养本土的领导人才很感兴趣,这样对于我们整体的运营、对于我们的决策,都是有巨大帮助的。
在这张幻灯片当中,我们列出了国际经理人所需要具备的特征。在中国的全球领导人必须要具有好奇心,他们充满热情,他们愿意学习国外的文化,了解其他的国家,他们注重结果,愿意学习和倾听。而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愿意适应新的变化。另外,他们对不同的 商业环境也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最后一点,他们有广泛的语言学习能力,比如说像英语,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好的与他们进行交流。
我在日本有一些工作经验,我认识一些很高层的人士,他们会说英语,他们知道很多有关于日本的商业环境的事情,但是由于语言方面的障碍有的时候不能实现很好的沟通,必须要借助翻译的帮助,而有时候他跟我们交流的时候很难理解他在说些什么。所以会说英语是不足够的,必须要用语言进行交流。在德尔福公司,我们有很多的工程师、我们有很多的经理人,他们能够讲很流利的英语,有些人说英语甚至比我还好。我觉得非常惊讶的是,现在中国人的英语水平是非常高的。
这就是我们的一个战略,这是中国的一个教育学家孔子,我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听说过这句话,我是在韩国出生的,但我在高中的时候就听说过孔夫子的这句话了,是这么说的如果要治理一个国家,你必须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孔夫子的至理名言,只有具备了以上的特性,你才能够管理国家。在我们的战略中,我们相信这对于德尔福公司的员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可以把孔子的这句话用在我们中国的战略当中,从而变成全球的领导者。
我把第一个叫做发展个人实力,也就是夫子所说的“修身”,下一张幻灯片中我会进一步的解释。
第二点是“齐家”,把你的家治理的井井有条。
第三点是“治国”。
第四点是“平天下”。
第一步,我们看到就是自我发展。你必须要了解当今世界所发生的事情,要理解所发生的事情。当我在上海的技术中心做培训的时候,我学到了很多有关于零部件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尤其是面对中国市场,现在我们有很多很聪明的工程师,他们是得到了来自于美国的专利办公室很多的相关知识,这对我们的工作很有帮助,我想这是很重要的一点。目前来说,我们在中国所有工厂的经理都是中国人,只有有了很好的中国人,我们在中国的运营才能顺利的开展,在德尔福中国科技研发中心,我告诉我所有的工程师和所有的工作员工,我们是雇佣中国人的,我们雇佣全球的中国人,我们所雇佣的中国员工都是非常精明的人。
第二步就是“齐家”。在“修身”的基础之上当我们有了充分的技术能力,而且在人才方面已经能够招聘到优秀人才之后,必须要考虑的就是“齐家”,“齐家”说到底就是团队精神,在中国必须要能够给员工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区别进行合作,其实我自己在日本工作过5年,我自己觉得从我的经验上来说,中国的员工在团队合作方面还有必要向日、韩看齐,这是我要强调的“齐家”这个层面。
第三个层面“治国”。我这里要讲的是一个扩展型公司的理念,指像德尔福这样的供应商,我们也有自己的供应商,也有我们的主机厂客户,我们必须视他们为合作伙伴,与他们一起开展合作,所以称之为一个没有围墙的企业,作为经理人来说我们必须很好的处理好供应商的关系、客户的关系,确保每个人都像是一个家庭里面的成员一样。我国子在全球43个国家有技术中心,所以在德尔福内部一样必须要有很好的英语能力、必须要有很好的沟通能力,所以在“治国”这个层面来说,如果我们在这些层面做好准备的话,就能够更利于全球拓展。下面就是“平天下”,如果他有上述几种能力就可以成为一个国际的人才,可以领导全球业务的发展。
接着我想谈一谈第三个挑战,这个挑战我称之为是西部开发所带来的机会和挑战。我记得30年前的中国正式开始改革开放,如果回顾一下过去30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成长主要是沿海地区的发展,沿海地区的人口是占三分之一,而西部地区人口占三分之二,应该说过去30年间,西部人口并没有能够季节受惠于经济发展,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也有必要往西部发展,过会儿我会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客户究竟在哪,应该说也有不少的客户是在西部地区。
对于当前的中国来说,我觉得时机非常的重要,知识面非常的重要,你的覆盖面也一样重要。一旦你有了先进的技术之后,你必须要能够选好西部开发的这一时机,以及选址,过会儿我会展开给大家介绍。在西部开发的进程当中如何选择时机,以及合适的选址。
目前我们在中国的布局是这样,应该讲东部沿海地区为主,最北部是长春、北京、天津,一直到苏州、上海,到广州,甚至在台湾地区也有我们的布局。但在西部地区目前我们还没有,两天之前我们刚刚推出了武汉工厂,武汉工厂应该说是中部地区,还不是正而八经的中部地区,以后我们会集中更多的资源到西部开发。
这张图显示的是目前中国主机厂的分布情况,在1994年、1993年我们进入中国的时候,大多数中国的主机厂都是在沿海地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主要的一些设施也是设在东部的原因。但是现在则中部和西部地区开始日益崛起,因此我们也必须要跟随客户的脚步,要实施西部开发。
大家可以看一看丰田,丰田在广州、在天津都有,还有成都也有丰田,所以在这些非常重要的或者说战略性的选址上,丰田做的是非常好的,而我们德尔福目前还只是守在沿海地区,如果我们要谋求长远的发展的话,也必须需要跟随像丰田这样的企业的脚步,实现西部的开发,而现在的时机正是最合适的时机。
这是我最后一张幻灯片,也概括了我们的中心目标,就是“西进”。目前我们在西部地区也投入了很多的忍受去研究当地的情况和环境,比如说成都,我们在五年之前就已经进行了调研,当时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说,成都的基础设施还没有能够跟上,但是五年之后当我们去研究成都这些地区,你会发现基础设施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所以我们必须要重新去考虑在成都的发展。谢谢各位,我的报告就到此为止。
主持人:非常感谢!刚才全春泽先生介绍了一下德尔福在中国的发展,我发现全总是一个韩国人,却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也是了如指掌,先前在报告当中他还谈到了《孙子兵法》等等,我觉得这些可能也是德尔福在中国获得成功的原因,也就是说必须要能够因地制宜,了解本地的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