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一度低迷的韩系车,在今年前4个月里以良好的销售成绩告诉人们,韩系车回来了。
尽管近几个月国内汽车市场销售情况略显低迷,但是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轿车销量排名前10的统计中可以看到,有很多新车型跨入了“万辆俱乐部”的阵营。
新伊兰特悦动上市一个月时间即实现1.3万辆以上的销量,而据厂家透露本月的销量比上个月还要好,显得势头颇猛。众多消费者对悦动的评价是时尚而务实,在10万元左右经济型车市场中,能够获得如此口碑,悦动热销便显得不足为怪。
不仅是一款新车的畅销,经过了去年一整年的调整,韩系车两个合资企业在今年前4个月里就迎来了开门红。北京现代整车销售102152辆,东风悦达起亚销售49454辆,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5.1%和28.1%。北京现代伊兰特、悦动和途胜的销量纷纷攀升,而东风悦达起亚锐欧、赛拉图欧风销量也是增长迅速,其中SUV车型狮跑目前月均销量超过4000辆,显示出很强的竞争力。
是什么原因促使一度低迷的韩系车在今年显示出了销量增长的良好势头?除了中国汽车市场本身容量增长以外,韩系车在中国战略的转型以及新车型加盟是重要原因。很显然,韩系车企比以往更加注重企业经营的本土化,新产品更符合国人要求,这使其品牌形象有所提升。
推进本土化策略
其实,韩系车的回归并不偶然。这也决不是是悦动、狮跑等几款新车上市那么简单,产品时尚外形和高性价比的背后,是韩系车企长时间以来苦心调整的结果。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面对在中国市场的节节下滑,韩系车在中国市场的两个合资企业动作频繁,不仅更换了一批在中国相关事务的负责人,还继续扩大产能,投入新品,为调整产品布局做准备。
北京现代副总经理、销售本部副本部长熊伟告诉记者:“北京现代进行了伊兰特的降价、销售管理团队的更换、销售市场区域与网络的大调整。尽管近期销量好一些,但是仍不能掉以轻心。”
不难发现,北京现代在引进新车型的同时,其营销架构改革已悄然完成。重新划分了销售区域,销售大区由原来的7个区、3级管理体系,调整为9个区、4级管理体系。此外,北京现代还借大区调整的契机,加大了在二三级城市的网络密度,这让北京现代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地市场特性和消费者需求,制定区域化营销和服务策略。
东风悦达起亚销售本部副本部长王敦明则告诉记者:“东风悦达起亚目前正在推进本土化策略。为了降低成本,我们制定了投放产品本土化、营销策略本土化、配件采购本土化的三大策略。例如投入巨资兴建的第二工厂,就是实施本土化策略的重要一步。”
其实,从去年开始,韩国现代集团也正从多个方面进行改进,调整中国战略框架。比如扩大本地化采购比例、通过招标确定供货商、低成本供应零部件、改进设计工序等等。这些方面都可以看出,韩国人确实认识到了加大本土化力度的重要性。
除这些原因之外,韩系车的销量攀升,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内涵,那就是韩方开始正视中方的利益,开始把合资企业的利益放在首位。
比如,从前对于北京现代,韩方不仅需要分享整车的利润,而且它的零部件企业大多都是现代汽车控股的企业,即使北京现代的车降价或者销量不好,韩方也要按原来的价格将零部件卖给北京现代。这样势必会增加北京现代的成本,尤其是在整车企业原材料等各方面成本加大的情况下。
在去年北京现代的销量大幅下滑之后,韩方认识到,没有合资企业的发展,自己的利益也得不到保障。于是调整策略,降低了零部件的价格,这样才使两方面利益关系得到了调整与平衡,合资企业才更有活力。
过去,东风悦达起亚的企业话语权向韩方倾斜。比如,由于不了解中国市场情况,韩方将远舰的价格定得很高,结果抑制了销量,让合资企业承受了一定损失。在去年,东风悦达起亚的销量大幅下滑,韩方才开始更多地听取中方意见。现代汽车会长郑梦九亲自到江苏盐城给东风悦达起亚员工打气,可以看作是正视合资企业利益的表象。
韩系车仍存优势
韩系车销量一度低迷的主要原因在于品牌和技术薄弱。面对强势的欧美、日系品牌整体下压和背后中国自主品牌的集体发力,一向以经济性为卖点的韩系车着实显得有些日子不好过,生存空间被一再压缩。
为了提升品牌形象,北京现代高层人员也向记者透露,未来几个月里还会有更大的宣传攻势。今年北京现代将产销目标定在38万辆,比去年提高了了50%以上,东风悦达起亚计划销量目标也锁定为20万辆,足见韩系车对其产品的信心。
其实,韩系车在中国市场还是拥有一定竞争力的。首先,其经济性一向对国人的胃口。在同等排量、参数相近的情况下,韩国车要比欧美和日系车便宜很多。价格优势今后还是韩系车竞争利器,尤其是面对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同样的性价比优势,如何精益生产,降低成本,对其在中国良性发展意义重大。
其次,韩系车的电子配置也比较高,在一些内饰设计上比日系车还会讨巧中国消费者,推新速度也比较快,或增配、或换代,在国内都走在了其他车系的前列。其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如果能够和欧美市场的产品一样有较长的保修期,也会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同。
还有,韩系车的车型比较丰富,目前现代和起亚在华合资企业的生产能力都已经达到100万辆以上,与大众、通用、丰田等合资企业不相上下,如果产能完全释放出来,各个车型会在细分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从加快新车换代、企业经营和生产的本地化,到各种营销方式的推出,韩系车销量回升并不是意外。不过,如果要在中国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牢牢占据一席之地,还需要韩方从思维方向上转变,更加注重合资企业利益,为在中国的合资项目做一个长远规划。
从加快新车换代、企业经营和生产的本地化,到各种营销方式的推出,韩系车销量回升并不是意外。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摘编。《中国商报·汽车导报》电话010-63045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