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三部曲 买车篇
6大实用装备应对雨季
早在1977年,007第十部影片《铁金刚勇破海底城》中,英国间谍邦德开着一辆由跑车改装的两栖潜水车,与苏联女情报员潜入深海,直捣敌人的海底基地。
雨量感应式自动雨刷器
与传统闲歇式雨刷所不同的是,雨量感应式雨刷器可以通过雨量传感器感应雨滴的大小,自动判断玻璃上的雨水量或湿气含量,若是挡风玻璃出现水滴的感应,雨刷会自动开始动作。同时,雨刷还会依照当时的雨势状况决定运行速度的快慢,而无需驾驶者手动调节。雨刷电机和刮片寿命比传统型雨刮至少延长一倍,加上传感器的灵敏度更高,进一步提高了雨天驾驶的安全性。
代表车型:两厢307
|
|
|
|
这款称得上顶配的两厢307配备雨量及车速感应式智能雨刮器,同时兼具雨量和车速双重感应,极具人性化。
刹车盘自动除水
车辆在雨天或潮湿路面行驶时,制动盘上会形成一层水膜,会降低制动盘和制动钳之间的摩擦系数。“刹车盘自动除水功能”可驱散水膜。在车辆感知到降雨或者雨刷开启时,刹车盘自动除水功能即启动,通过制动盘和制动钳间有规律的轻微摩擦驱散水膜,从而保证刹车效能。
代表车型:迈腾TSI自动豪华型
|
|
|
|
迈腾的制动系统具有自动除水功能,当车子驶过积水后,传感器探测到制动盘上有积水,就会控制制动系统以很轻的力度(驾驶者甚至感觉不到)对制动盘进行刮水,确保时刻有正常的制动反应。
纳米防水车窗玻璃
驾车途中遇到大雨,雨刷摆来摆去令人眼花,可是不开又影响视野。而如今,汽车玻璃中暗藏着全新的技术变革:表面涂有斥水分子膜,能够防水和防尘,使车窗更清澈。涂层的厚度仅为几纳米,采用沉浸工艺附着在玻璃表面上,能够承受如雨刷器往复运动的机械力作用。
代表车型:戈蓝
|
|
|
|
戈蓝采用了先进的纳米车窗涂层防水技术,这种先进的纳米材料可以填充到玻璃表面的细小缝隙中,这样一来水滴及水气都无法在玻璃表面进行凝结,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防水内饰
防水内饰及汽车的内饰均用防水材质制作而成,避免车主在雨天湿淋淋地钻进车中,因衣物上坠落的水滴使车内饰变湿受损。
代表车型:日产奇峻
2007年上市的新一代奇峻采用很多革新性技术。内饰上,新奇骏功能设计更符合人体功学,并针对用料质感进行提升,采用了高质感的防水内饰,像座椅虽不是真皮,但触感比皮革来得好,且还具备防水功能,后备厢也用防水材质制成。
雨伞槽
多雨季节,车主好不容易进入爱车,却发现湿漉漉的雨伞没有合适的地方可放置。前两年,顶级豪车——劳斯莱斯曾有这样一个人性化的设计,按下车门侧面的按钮,可以弹出来一把雨伞,使用后可以带着雨水再插进槽内,车门里安装了自动烘干设备。如今,这样的配置在一些平民化的汽车中已有所体现。
代表车型:凯越HRV
|
|
|
|
该车特别设计了手套箱下面的雨伞烘干槽,平时放点杂物,下雨天可以置放折叠式雨伞,还带有烘干功能,非常贴心。不仅车厢得以保持整洁干燥干净。地板也不会因为雨水浸泡而发霉散发难闻气味。
后视镜加热除雾
在雾天或雨、雪天行驶时,由于雾气造成的后视镜镜面的湿气与积雾会造成司机对侧后方的视线不清,驾驶员需伸出车窗外擦拭镜片,这不仅不方便,还不安全。如后视镜具有加热除雾功能,驾驶员只需开启加热除霜按钮,后视镜即可通过镶嵌于镜片后的电热丝加热,除去镜片表面的积雾、积霜等,确保镜片表面清晰。
代表车型:凯美瑞
|
|
|
|
凯美瑞装备了“亲水型电动加热外后视镜”,其特点是镜面附着力非常低,水珠很难在反光镜表面形成残留,再配合电动加热功能,在雨、雪天气情况下,只需加热,就能保持更清晰的视野,不仅安全而且更环保经济。
![]() |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