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进入汽车领域11年后,春兰集团于近日正式挥手作别汽车制造业。南京春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下称“春兰汽车”)也将迎来新的主人———徐工科技。不过,春兰集团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春兰汽车并没有彻底抛弃,而此次股权转让也并不涉及被春兰视为有远景的混合动力汽车业务,目前该部分业务挂靠在江苏春兰清洁能源研究院。
7月10日,徐工科技刊登公告称,已于三天前与春兰汽车的股东江苏春兰自动车有限公司(下称“江苏春兰”)签署《股权转让意向书》,购买江苏春兰持有的春兰汽车60%的股权。
春兰汽车是“外行造车”的另一个经典案例。11年前,在家电业如日中天的春兰集团决心将从家电业中赚取的大量资金转移到其他行业中。1997年11月,春兰集团以7.2亿元收购了南京东风汽车公司,组建春兰汽车有限公司,从此进入汽车行业。由于当年的政策限制,从家电领域跨入汽车制造领域的春兰集团一直没能拿到“轿车准生证”,则改变方向生产重型卡车。2002年至2004年前后,春兰汽车曾一度在卡车市场排名第三,位列一汽、二汽之后,所提供的利润接近集团总利润的50%。2004年初,春兰将携手日野公司组建一家年产6万辆重卡合资企业的消息也因缺乏政策支持而搁浅。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6月30日,春兰汽车资产总额2.9亿元,负债总额1.33亿元,净资产1.57亿元。公司去年亏损 5513.63万元。今年1-6月份,再度亏损2324.10万元。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当春兰汽车在汽车领域的所有努力都以失败告终后,春兰集团出售汽车公司股份也是无奈之举。但对于出售价格,春兰方面表示目前仅是签订意向,价格不能确定。
接盘者徐工科技高层认为,收购春兰汽车可让徐工科技以较低的成本迅速进入重型卡车行业,抓住目前重型卡车市场发展的有利时机,为公司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不过,分析人士表示,春兰汽车长期亏损,徐工科技重组春兰汽车之后,能否在重型汽车市场分得一杯羹,也面临一定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