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名如人名。现今,众多车企为旗下车型能有一个琅琅上口、让人称道的名字伤透脑筋,要既能体现产品特性,又能闪现品牌光芒,而且还应避免同名。然而当前,名目繁多的车名让媒体及消费者也感到无所适从,车名的标新立异也成为了汽车业另一大特色。
近日,比亚迪汽车宣布F1更名为F0的消息传来,笔者当时很是纳闷:为何要让众人知晓的F1改名?经过打听才明白比亚迪汽车的这番“苦心”。原来,比亚迪汽车早在密谋海外市场,改名也也正是为未来出口海外市场提前作准备,避免与“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简称F1)同名。
自去年来,众多国际知名车企及重量级车型在国内市场上兴起了一阵更名潮。如原来朗朗上口的东风标致307要改名称“狮吼”,以配合其大嘴标志。克莱斯勒中高档轿车Sebring还未在中国上市,却将其中文名由原来的赛百灵改成了“铂锐”。再回想先前的佳美改成凯美瑞,凌志改成雷克萨斯等,车市更名似乎蔚然成风,然而这一切也都是为了顺应市场需要,亦在情理之中。
车型改名应区别对待,如为了市场的需要,舍弃原先知名度颇高的车名,从经济利益上考虑短期内并不划算,但从长期看对品牌发展并无不不妥。无论是克莱斯勒、凯美瑞,还是雷克萨斯等,他们的更名显然都是为了适应中国本土化市场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