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汽车-搜狐网站
汽车频道 > 汽车评论 > 搜狐汽车评论 > 产业评论

外国人看中国汽车:"民族汽车后劲不足"

  不能只瞄准“有钱人” 中国应开发符合国情的车

  丸川在一本书中提到:在全球汽车产业中,出现了模块化、超越公司范围的底盘和发动机通用化等向垂直分裂发展的动向。

这些尝试的目的是通过通用化,降低“基础部分”的开发费用,同时丰富车型。

  今后,如果出现向混合动力车和燃料电池车的过渡,那么基础部分的开发费用将更加庞大,甚至有预测认为,只有之前拥有自行开发此类新技术能力的厂商才能生存下去。但是,创造畅销汽车的能力和开发核心技术的能力并不一定一致。因此,成品竞争力高的厂商向拥有技术能力的厂商购买基础零部件的这种“垂直分裂”结构有可能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一个潮流。也就是说,世界可能会向中国汽车产业中的“落后”部分靠拢,向自主品牌的“垂直分裂”发展模式靠拢。那么中国民族汽车产业的开放式“垂直分裂”将会孕育出什么呢?这个答案恐怕还要等时间来赋予。

  丸川对于中国汽车业,还提出了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观点:中国民族汽车厂商应该开发外资汽车厂商不制造或是还未制造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汽车。丸川表示,在中国的农村,因使用农用三轮和拖拉机运送人员而发生的事故频繁,仅今年1-5月,死亡人数就达1877人。为此,政府发出了禁止将农用车辆用于运送人员的通知,但是因为没有替代交通工具,通知不太可能得到遵守。

  中国民族汽车厂商倾向于面向高收入阶层,开发仿造欧美和日本高级车的大排量车型,但他们还应开发满足农村运输需求的汽车。另外,丸川还认为,中国汽车市场是“畸形”的。因此,外资汽车厂商也应积极参与制造符合中国国情的汽车,而不是采取深挖畸形市场的战略。

  印度塔塔汽车(TataMotors)因发布28万日元汽车“nano”而备受关注,该公司会长兼首席执行官RatanTata 表示,开发“nano”的目的是使印度的一般民众不再面临一家四口骑一辆摩托车的危险情况,因而深得人心。在丸川看来,这种深度挖掘消费者需求的汽车制造策略才是中国民族汽车厂商需要关注的。

  丸川提出,汽车厂商都需要思考汽车开发的“动机”。怎样才能满足包括穷人在内的各种用户的需求,使其与自身业务协同发展呢?全球的汽车产业也许正面临着这样的转折问题。而对于中国民族汽车厂商来说,学会如何真正挖掘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汽车,而不只是跟在外资品牌屁股后亦步亦趋,这样才是中国汽车工业独立和成熟的标志。

[上一页] [1] [2] [3] [4]
(责任编辑:马中强)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张豫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