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汽车-搜狐网站
汽车频道 > 专题 > 车动中国-中国主流媒体汽车联盟

车界五元老圆桌“话”绘中国汽车

中国汽车的前世今生

 

     胡信民:55年,从我来讲归纳一下应该是经历了三段,第一经段就是1953年开始建第一个汽车厂到1980年,把它当成是中国汽车工业初创的成长年。

为什么放在1980年呢?因为跟外面的谈判节奏真正来讲是80年代初,所以把它作为一个阶段。1980年到2000年作为一个发展年,应该说是很快的,但是真正的跨越式的发展,所谓大的发展,是从2001年,2000年以后,一直到去年,这个是跨越式的发展,年均增长都是在2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30%的增长,速度相当的快。从这几个阶段看变化就可想而知了。

      

       我们从1953年建第一个汽车厂,到1980年,这个阶段经过了20多年,当时的产量是222千辆,其中主要是卡车,轿车是5400辆,到1980年的时候我们生产轿车5400辆,可想而知主要在卡车。从1981年开始到2000年是什么概念呢?我们已经突破了200万辆,我们100万辆突破是1992年,1992106万辆,92年到98年又增加了100万辆。大家看一看,从2000年的200万辆,到2007年的800万辆,你说这个年均增长多少,所以我们说第三阶段比喻为跨越式的发展。

 

     所谓轿车来讲,也更是如此,我们在2000年的时候,轿车大概年产是61万辆,到去年的时候,我们轿车将近500万辆,在800万辆当中轿车将近500万辆,所以这个发展的速度,跨越式的发展应该在2000年以后。所以大概这么几个阶段。

 

而从这个发展当中我的看法,我们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途径,这个跟任何其他国家的发展路径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们过去是计划经济时代,一开始就发展载重汽车,都考虑到运输的需要,从来没有想到过轿车。轿车也有进口,为什么呢?是长官坐的,领导是要坐轿车出去的,没有就进口,很少数的。所以把轿车按照一个公务用车的象征,没有想到轿车进入家庭,个人可以买轿车想都不敢想。

 

1978年开始,1979年以后我们就改革开放了,但是那个时候讲思想要跟上还有一个过程,我们1978年的汽车产能只有14万辆,轿车多少?2600辆,那就是1978年的时候,轿车生产2600辆。所以我们看到我们自己造轿车1958年就开始了,但是那个时候轿车是买个样车过来,模仿,敲敲打打过来的,那个时候跟现在怎么比?但是也说我们开始造轿车了,也送到中南海给毛主席看,毛主席也坐上我们自己的轿车了,什么轿车?现在看敢坐吗,所以是那个时候的概念,有轿车了,不好比,所以我讲我们走过自己的路。从2000年以后我们开放了,就谈引进技术、合资合作,都有了,普遍都展开了。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是解决什么问题?要解决一个缺重少轻,轿车空白的问题,当时我们的卡车主要是中吨位的,但是重型的很少、轻型的很少,所以我们要解决缺重少轻,轿车是空白,几千辆,也不是大批量生产,等于基本上是空白,所以我们改革开放以后提出来,要解决一个缺重少轻轿车几乎空白的问题。

 

围绕这个问题就很多了,缺重怎么解决?我们当时说要建第三汽车厂,选厂址,第一汽车厂有了,第二汽车厂建设了,但是搞第三汽车厂经过很长时间的调查、研究、谈判,最后不行了,也没有那么大的实力,最后利用老厂改造,就把四川的重性汽车厂、陕西重型汽车厂等联合起来。我就讲缺重少轻怎么发展,引进技术发展重型汽车厂,重型汽车慢慢发展起来了。 

 

     轻型怎么办呢?也没有啊,结果南汽就到意大利引进了依维柯,6万辆的轻型车,从那里开始。然后我们又买了日本的五十铃的轻型卡车,买了4万辆,把技术就带过来了,50年代轻型车的技术一共有25个车型全部拿过来了,要扶持北京130嘛,当时北京130载重2吨已经了不起了,所以重点扶持它,要发展轻型汽车。

 

     缺重少轻轿车几乎空白,就谈了第一家上海,是从中央到地方都支持,因为上海原来有上海牌轿车,搞轿车的基地,然后就引进,最后选择跟德国大众合资,从那开始。上海搞了一汽不能不搞,上海搞轿车,一汽不能光搞卡车,要搞轿车。你的轿车可以搞,只能搞3万辆,先导工程。第二期才搞5万辆。一汽搞了,东风不能不搞。行了,你不能搞,然后二汽提出来了,你要搞可以,要出口,所以当时想的很简单,以出口为主,搞30万辆,轿车,不是我们国内用,这30万辆要以出口为主才能搞,就想办法做文章,做可行性报告,30万辆怎么出口,谈了半天没有谈成。怎么出口?中国人生产,怎么出口,人家不干,谈不起来。所以东风搞到最后,一直到90年代才谈成,时间漫长。搞了以后,中央赶快下决定,三大三小,不能再搞了?轿车太多了,只能三大,三大就是上海、一汽、东风三家,你们三家是生产轿车的基地。三小,北京就是吉普,也算轿车,广州一家,天津夏利一家,这是三小。叫三大三小,国家不再批了,就三大三小,其他不能搞轿车。

 

     所以正如这个上面讲了,到80年代初还在讨论中国如何发展轿车、怎么发展轿车,过去想都不敢想,老百姓还买轿车呢,80年代初就是这个状态,然后就是三大三小,不能再搞了。市场的发展不是你主观决定的,你不让再搞,人家千方百计搞,有这个要求,市场有这个需要。所以我们的轿车点,我看了一下,主要是90年代发展起来的。90年代以后,大家千方百计要搞轿车,有的民营企业甚至在2000年以后才开始搞轿车,所以现在我们搞轿车的生产点有30多家。

 

    从重型车也好、轻型车也好、轿车也好、微型车也好,当时我们做法当中很多都是计划经济的方法,要组织起来,要联合,结果都不成。所以中国的特色就是从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这么一个漫长的过程,是慢慢走过来的,所以今天我们回忆起来很不容易,现在是敞开了。

   

     安庆衡:方才胡老提到了,80年代中国汽车工业一些企业开始对外合资,客观地说,中外第一个合资企业是北京吉普,是在北京发生的。虽然北京吉普后来的运作不那么成功,现在北京吉普也没了,我亲自操刀在市里的支持下把它调整重组了,但是作为历史,1984年,中国汽车整车企业第一家对外合资是北京吉普,我认为这个时间也好、这个记忆也好还是值得总结的。

 

     一直到现在可能还有些争论,但是我说这些争论正如胡老刚刚说的也不奇怪。北京汽车也好,全国汽车也好,正是从1984年以后取得了飞快的发展,应该说没有这些对外合作、对外合资,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没有这么快,这是我很明确的看法。

 

     全国发展轿车方才提到有三大三小,北京吉普算是三小之一,而且发展的不够理想。但是从北京吉普,北京汽车跟当时美国的汽车公司合资开始,中国的汽车工业就逐渐有一些企业,包括上海大众,后来的一汽大众、上海通用等等,逐渐的走过来了。所以我认为在理论上、在实践上都是一个重大的事件,需要总结总结,正是这个事件开了先河,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都是很勇敢的,但是第一个吃螃蟹、办第一个改革的事,到最后不见得成功,都有好结果,但是毕竟是第一个。

 

   

  我还想提的一件事,可能我说的比较有局限性,就是不得不提福田。福田汽车说值得纪念的日子呢?就是1996年的828,福田汽车公司正式成立。大家知道第一次福田公司,我带队去日本访问的时候,日本各大汽车公司都拒绝接待,都是通过北汽,当时我是福田的董事长带队,解释我们是北汽的领导,我们是北京,跟人解释半天,勉强,但是现在北汽福田是全国商用车一号企业。所以这种企业的发展,既不是传统的一汽、二汽这种国企,也不是像一汽大众、上海大众这种知名的合资企业,是一种民族的品牌,是我们在新的体制下上市公司搞起来的。所以现在在中国商用车当中,北汽福田能够从一个不知名的企业,号称从576万人民币资产起家,发展到现在在全国商用车老家,在全世界都很有名气的企业,我认为这也是中国汽车几十年发展历史上值得总结和纪念的一个事件、一个日子。

 

     另外说到局限性,刚才说到了,我说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有很多曲折,并不是都想像一件一件的往上长,北京就是一个例子。刚刚胡老提到的五十铃,中国通过贸易,买日本的五十铃,当时五十铃在日本的八大企业里面都是很强的,现在也不是很强的。但是当时买他的4万辆五十铃,就把技术给了北京,后来北京就成立了北京轻型汽车公司,遗憾的是,现在北京轻汽公司基本上退出了。这种跟外国公司的合作,这种重组,后来才有了北京现代,所以我看了看材料,对中国轿车工业的发展,应该说早期,甚至于60年代、70年代,中国汽车界各方的人士都有些人在做着轿车梦,第一步轿车到底是哪干的?我的岁数小了一点,我也判断不了。一汽人说,第一部轿车是东风牌,上海说上海牌,北京说是井冈山牌,而且拿出中南海毛主席坐的照片为例。这没有关系,我认为是好事,只能证明在60年代,上海也好、北京也好、一汽也好,大家都在做轿车梦,都在致力于发展民族的汽车工业,发展民族的轿车,后来上海的凤凰牌、北京的北京牌都在发展,但是因为多方面原因改车没有了。为什么提这段?因为五十铃,我们拥有了轻汽公司,但是因为轿车我们有了轿车梦,后来创建了北京现代。

 

     我说一个比较值得记忆的日子,2001年的315,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紫光阁接见了北京汽车和全国汽车主观的领导,专门探讨北京汽车将向何处去。那天吴邦国拍了板,说支持北京发展,所以国务院主管的副总理多数国务院做了拍板,所以从呢呢那天,北京汽车又发展进入了新的轨道,在2002年现代成立,所以后来才有了北京的三大板块,后来我们又有了奔驰等等。

 

     所以我说我想提起的这三个事件,第一个就是1984年,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整车企业在北京建成这个事件。第二个是1996年的828福田正式成立,开辟了中国汽车制造体制先河和发展速度先河。第三个,我认为汽车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包括北京有很多失败的经验,但是我们不停的在调整,不停的在改革。当初北京最大的企业是北汽,我是1968年参加工作的,到现在参加汽车行业的工作整整40年,我在参加工作的时候,北京汽车所有的产量加一块1523辆,这是1968年,到了1978年到1700辆,到现在已经很大了,北京汽车一直在发展。但是汽车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老的国企不行了,后来才有了福田。轻汽跟五十铃合资不大成功,所以现在北京轿车就上来了。

 

     标致是很不成功,可是现在广州的发展是非常快的,我特别看好广州,广州的数量不是最多的,但是销售收入的利润率,老百姓对产品的信任度,提醒了北京工作的同志们要学习的。所以我说,汽车这些年,在座的都是元老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现在中国汽车工业正在由汽车生产制造大国向强国发展,所以我有幸在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工作过一些年。

   

     陈光祖:我想重点讲一讲汽车零部件发展的体会,因为从改革开放开始的时候,就搞引进技术,就要搞国产化,先把技术拿进来,先把车子装出来,然后去搞国产化。当时应该说1983年饶斌同志叫我去上海,你去调查,要在上海开个会,因为在5月份先在长春开的会我们都参加了,是汽车启动会。1984年要在上海开一个汽车零部件国产化的启动会,我去调查了2个月,回来我就说太差了,上海还不如北京。

 

    那时候去了以后,我简单的讲个故事,到了上海沙发厂,上海一个副总跟我们搞了两个月,他说我要做沙发,汽车不是有沙发嘛,我这一百多年的沙发,定到我们这里。沙发好像外国人做沙发没有沙发厂,只有汽车作业的厂,就是汽车作业厂。我说沙发好像我看过不是这个样子,他说我一百多年了,中国最老的沙发厂还做不了汽车的沙发。其实现在看来,到现在为止,我们沙发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整个是人体工程。我们那时候就是,好吧,我给你报上去,做沙发,结果没定他,最后引进技术搞起来了。

    后来饶斌说北京也看看吧,说我前两天跟一个法国总裁谈过,他问了你们消声器会做不会做,我又专门跑了北京,消声器找不着,没有,只有汽车修理厂,你们知道北京烧开水的水壶过去不是不锈钢的,都是铁皮打出来的,就那么做吧,就这么开始了。

 

    现在我们应该说已经发展成为世界零部件当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地位了,是个制造业当中很重要的地位了,我们国产化都达到百分之八九十。这样来看,改革开放也带动了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汽车零部件是汽车产业的发展,但是毕竟我们还有很多领域差距太大,我想通过改革开放把零部件很好的带动起来。

   

     滕伯乐:我想补充一点,汽车工业或者说汽车产业发展的好、发展的快,我觉得不是我们汽车工业本身一家能够做得起来的,我想我们始终不会忘记几代党和国家另不忍对汽车的关注和指导,我们也始终不会忘记,我们汽车相关工业跟我们同步协调的配合,我们也始终不会忘记各家媒体对我们汽车产业的关注和帮助。所以我想补充的就是说,现在是第四代,四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们汽车工业的关怀和指导。

 

     从第一代国家领导人说,刚刚大家提到55年,实际上我们汽车开始的筹划,应该起点在50年,建国以后,中苏在讨论圆桌的时候,就由苏联援助建立一个汽车厂,因此50年的时候,毛主席、周总理到苏联去谈合作支援项目的时候其中就有汽车。因此中央就在50年就有了重工业部的汽车工业筹备组,假如从这个历史节点来讲,我们现在应该是59年了。

 

     现在来看,毛主席亲自跟第一汽车厂题词,现在还在一汽放着呢。中央专门做了,关于一汽三年建厂的决定,解放牌车子的定名也是中央定的。我们到了二汽的时候,二汽厂址的决定也是周总理在那儿操心的,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为了厂址的东西之争闹不可开交。实际上跟谁都没有关系,建厂除了政策因素以外,关键是铁路沿线怎么走,这么大的汽车厂建下来怎么运输,这是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所以根据铁路的沿线确定了在石堰建立了厂址。所以中央主要领导这么关心汽车是情有独钟的,所以我们不会忘记中央领导人、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汽车工业的关。

 

     后来我们造东风轿车、造红旗轿车,也是毛主席在会议上的一句话,说什么时候能够坐到我们自己生产的汽车。这句话引起了当时我们在建设一汽的第一代老的中国汽车人的热情激发,大家用自力更生的办法,终于造出了第一辆东风轿车,然后说我坐上了自己生产的轿车,这应该说是一个历史。

 

     第二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同样继续关注,应该提到的我们邓小平同志,是第一代跟第二代调查的时候,当时60年代他提出了汽车工业还处在儿童时代,我们要改变。这个话传达下来以后,就有了我们在60年代初期办汽车工业托拉斯,才有了我们后期的横向经济联合组织联营公司,一直到我们的独资集团,是这么一步一步走过来了。不管托拉斯夭折了,不管横向经济联合也碰到了计划经济期间不能解决市场经济的一些问题,但是最后我们到集团讲应该说打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所以我们说邓小平同志更加关注我们汽车的发展,刚刚说了上海轿车,就是我们在考虑怎么来生产的问题,就是由引进一条装配线来起步的问题。当时就请示,能不能放在上海,因为上海轿车从历史上来讲,生产的比较多了一点,延续的时间长一点,有那么一点基础。这个报告通过国家计委报给邓小平同志,邓小平同志当时就知识,轿车可以合资,不但轿车可以,重型车也可以,这个话这样子说的,所以我们才有了后来的轿车的合资和重型车的合资,包括轻型车的合资。在汽车产业里面开厂合资是在邓小平的亲自指点下我们才开展的,应该说第二代领导人在这一方面对我们也是打下了一个今后发展很好的基础。

 

     在第三代领导人那里,应该说我们是这样回顾的。我们在七五计划建议的时候,就提到了汽车制造要成为支柱产业,十四大的时候才进一步确立的,也就是说我们汽车产业的支柱地位就是第三代领导人的主张,才有了我们后来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包括我们汽车工业的发展政策和产业发展的政策,这样子才能够更好的引导我们汽车产业健康的持续的发展。

 

   

  作为第四代领导人,我们要有更高的要求,我们汽车产业要节约能源,要减少排放污染,要开发新能源汽车,要进行结构调整,这些分析都对我们提出了要求,我们现在也增政府在实践当中。所以我感到在我们总结汽车产业历史的时候,我们始终不能忘记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们的关注和对我们的指导。

   

     付京生:我想补充一点,谈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当然汽车工业都是同一个规律,不但是汽车工业本身发展,而且带动了相关的,刚才滕老说过相关行业,而且包括我们媒体行业,也是因为汽车工业带动起来的。可能何总监应该知道,想想当初在90年代,你看这个叫主流媒体汽车联盟,在90年代初,我记得中汽公司当时开全国汽车工业会议的时候,试想当时汽车会议有几个汽车媒体记者?大概不超过十个人。知道今年全国我们刚搞完的北京国际汽车展,采访汽车展多少记者吗?九千啊。因为我们汽车工业发展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这30年的发展,带动了方方面面的发展。

    各位知道,北京汽车展是不是全国最早的车展?应该说改革开放后第一个车展在上海,北京车展是第二个车展,90年代的时候全国有几个车展?也就两三个,现在全国有多少车展?起码150个不止,而且都是地方省市级的展,还不包括一些地级市还有县级的展览,这都是因为我们汽车工业发展了,特别是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带动起来的。

     当时我记得北京国际汽车展在90年搞第一届的时候,当时的展览面积只有2万多平方米,加上进场参展展示的车辆,包括摩托车,包括我们现在叫商用车、轿车,国内的、国外的,一共210辆车,所有参观的人,大概十几万人,今年我们搞成什么样子了。这个从历史上看,90年,我们当时个全国的汽车产量只有50万辆,我们再看看今年,今年的车展12万平方米都不够,摩托车基本就排除出去了,没有了。从这个情况看,我们汽车工业,也叫主流吧,我们主要厂家带动了方方面面的,特别是汽车文化、汽车服务贸易等等领域的发展,都是跟着我们汽车行业大的环境紧紧的融合在一起的。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zhangliyue)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