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水泥“角斗场”,喧嚣的人潮中,不时传来阵阵“猛兽”的嚎叫,这声音完全可以吓得小孩子一个月不敢出门。
对我们而言,场上奏鸣的,却是让人血脉贲张的“重金属摇滚”——橡胶与地面高速摩擦从而发出尖锐的声响,接下来,空气负责将这一迷人的声响以240m/s的速度传向四面八方,而我似乎已经触感到那炽热的橡胶胎面、已经闻到那焦煳的味道。
等“猛兽”绕过最后一道弯,完完整整地现身之后,扛着“长枪短炮”的记者们几乎同时“扣动扳机”。那银色躯体从眼前经过的一瞬,地面因之颤抖、空气顿然爆震。
汽车,生而运动,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跃马”之梦
如果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恩佐·法拉利也许会成为一名体育记者。
这样,世界上会多了一名不合格,最多称职的记者,却少了位赛车之父,也少了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赛车品牌。
1898年,恩佐·法拉利出生在意大利一个小钣金工厂主的家中。他的父亲本打算把他培养成为一名工程师,而他自己却渴望写体育新闻,为了逃避当兵入伍,他只好当一名制造大炮的机械师。
他从小就热爱汽车冒险,13岁便开始独自驾车。1919年法拉利参加了他生命中的第一次汽车比赛,表现出色,被阿尔法·罗米欧公司吸收为车队车手。
1929年法拉利决定独立发展,组织自己的车队,并且采用了当初在阿尔法·罗米欧车队取得成功的标志——黄色底图的跃马作为新赛车的标志,法拉利车队经常获胜,知名度日益增加,于是有人想买法拉利赛车,从此法拉利便开始了小批量的生产。奔马也成了让人们一看就热血沸腾的标志。
正是恩佐·法拉利,点燃了汽车的运动圣火,而他自己,也被业界尊称为“赛车之父”。
·天生运动家
汽车运动现在已成为世界各地固定流行的课题,竞赛汽车逐渐成为一种车辆,跻身于汽车家族的大家庭。
各厂家纷纷把最新技术成就应用到竞赛汽车上,赛车的车型和车速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改进和提高。
到今天,汽车赛事除去固定的车与车之间的角逐外,还出现了汽车拉力赛、一级方程式赛、汽车足球赛、汽车泥潭赛、太阳能汽车赛、交通较量及每年一度的伦敦老爷汽车赛等,均已把汽车赛事掀上了高潮,车速也从20世纪初的200km/h提高到500km/h、600km/h……
在中国,汽车运动——这一项近两三年中才被普通老百姓看成“桌边小菜、饭后谈资”的准新生代运动,也正悄悄地启动其新一个轮回的运转。
目前在中国境内开展的汽车、摩托车运动竞赛均必须通过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的授权和许可。其中包括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CRC)、全国汽车场地锦标赛(CCC)、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全国卡丁车锦标赛、全国公路/越野摩托车锦标赛等主要赛事。
·F1灵魂附体
尽管全国场地汽车锦标赛被认为是国内目前最具吸引力的场地汽车赛事,甚至还被称之为“中国人自己的F1”,但整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汽车运动显然与F1和很多国际顶级汽车赛事还有着巨大的差距。不过,这种差距并非不可弥补。因为和其他很多领域一样,中国的汽车运动在追赶国际领先水平的过程中也很可能将呈现出一种几何速度的发展,其中,很重要的一个佐证是,中国的汽车厂商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各项汽车赛事之中。
世界汽车运动的历史经验已经证明,赛车场上的胜利是对汽车品牌最好的宣传手段之一。虽然,这在目前的中国汽车市场上表现得也许还不是非常明显,但越来越多的国内汽车厂商乃至汽车上下游产业厂家都已经认识到其中蕴藏的巨大发展潜力。
有观点认为,赛车是汽车营销的最高境界,也是汽车科技与品质的展示场。由于全国场地汽车锦标赛目前设置的1600毫升和2000毫升两个组别的比赛,恰恰涵盖了目前国内汽车消费市场上竞争最为激烈的层级空间,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赛道上的竞争正成为汽车厂家市场竞争的一种延伸,而这种延伸的终点最后还是要回到市场。
相关 链接
·史上第一次汽车比赛
1894年,在法国巴黎举行了世界第一次汽车比赛,路线是从巴黎到莱茵又返回巴黎,参加比赛的汽车共有102辆。其中汽油车30辆,酒精车7辆,蒸汽车28辆,电动车4辆,其余各式车33辆。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赛,虽然只有9辆车跑到了终点,蒸汽车轻而易举地获得第一名,获胜者汽车的时速仅为24km/h。自从第一次汽车比赛开始以后,美、英、德等欧美国家每过几年就要举行一次汽车比赛,逐渐地出现早期的赛车。
·史上最N运动汽车
2006年1月9日 法拉利正式宣布推出拥有最强劲12缸引擎的新款车型——599 GTB。
这款配备了中前置引擎的双座跑车凝聚了法拉利最先进的技术。它将是衡量车辆性能、设计与驾驶者互动的新坐标。
法拉利599 GTB使用了和超级跑车Enzo Ferrari同样强大的5999cc V12引擎,该引擎在7600转/分时能输出不低于620马力的强大动力,马力重量比只有2.6公斤/马力。
·史上最N汽车运动
在F1比赛中,每行驶1公里,顶级车队要花费20000马克,中小车队分别花费10000和2000马克。一个赛季的全队预算在600万至1.2亿美元。但各队之间的贫富悬殊也很大,顶级车队中的头号赛手的个人收入可能和一个中小车队的总支出相当。当然,所有的开支全是赞助商承担。许多企业非常看好F1比赛,万宝路、壳牌和许多著名汽车公司都是比赛的赞助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