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乘用车共销售48.82万辆,环比下降17.02%,同比增长6.79%。这已是国内车市连续5个月销量下降,形势非常严峻。“目前有1/3的4S店都不挣钱。”一家汽车4S店的老总对记者介绍车市情况。
收购或将先从二、三级城市开始
“我们正在与市地一家经销商店谈判,这家店目前经营非常困难,销量及利润已难以维持店面的正常运营。”该4S店老总向记者透露,由于上半年车市不景气,一些实力有限的汽车经销商已面临“生计”难题。
前几年,汽车销售行业被作为一个暴利行业备受追捧,车市神话不断上演。这也导致了一些“投机者”进入汽车销售行业,汽车厂商的网络不断扩张、产能大幅提升。但当车市在今年遇“冷”后,销售的低迷与终端利润不断受到挤压,汽车经销商开始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在微利时代,除节约成本和获得厂家销售返利之外,进行客户管理对经销商而言也是很重要的,但由于二、三级城市管理理念和经验的相对不足,不仅使得正常销售利润低,还很难拿到厂家在客户满意度等方面的奖励,因而在市场低迷时其经营利润就会大幅萎缩。”某4S店老总指出,车市“淘汰赛”或许将从二、三级城市率先开始。
事实上,当汽车市场遭遇低迷时,老牌汽车4S店大都可以依靠售后维修获得适当的利润保证正常运营,或者是一些已经发展成为集团化的车商此时的抗风险能力就会相对较强。但一些近两年刚刚入行的新4S店的生存压力就更大了,由于起步晚,其主要利润来源依靠销售,目前无法做到“后店”养“前店”。这对于近两年来纷纷涌现二、三级城市的4S经销商更是如此。
汽车厂家关注并购动向
事实上,今年以来,股市、房市的投资收益并不好,造成经销商的资金更加紧张。再加上今年销售环节利润大幅缩水,几乎赚不到钱,而各项财务费用却有增无减。汽车经销商的日子已经苦不堪言。
但收购并不如此简单,看似一场自主的4S店收购的背后,还有汽车厂家在控制。在厂家的商务政策中,几乎所有的厂家都规定股东变更要得到他们的同意。“收购都是暗地交易的,且先斩后奏。”一位经销商透露。秘密进行是出于对品牌声誉的考虑,通常先斩后奏,为的是避免厂家一旦事先知晓,不排除其会将一些新申请者一并进行考察,增加收购的风险和难度。尽管如此,但业内人士认为,“在低潮期,继续做大的不外乎专业和有实力的经营者,从厂方立场看,当然希望自己的网络能更强势,厂家也希望自己的渠道被有实力的经销商接手”。
|